二、国防工业的初步整顿
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余秋里经过大量调查研究,领导国防工业从清除极左思潮入手,提高对整顿的思想认识,恢复优良传统,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调整生产计划,重申各项制度,进行了清理整顿。
(一)调整管理体制
对于国防工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军内外许多干部、科技人员,以及许多领导机关都提出了意见或建议。对于有关单位和群众来信反映的问题,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都很重视。中共中央根据同行业合并的原则,决定从1972年起,各科研院所、工厂归口管理,从而调整了部分管理体制。
1972年12月1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军委国防工业办公室关于电子工业实行统一领导的报告,同意将第三、第五、第六机械工业部领导的35个工厂从1973年1月1日起划归第四机械工业部领导。
1973年7月1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将北京无线电技术情报研究所等4个单位划归第四机械工业部领导;7月24日,同意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划归第七机械工业部建制;7月27日,同意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研究院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建制;8月15日,同意将第八研究所(试飞基地)仍划归第六研究院建制;8月24日,同意将第六研究院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建制。
1973年8月2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出《关于小三线军工厂归地方领导的若干问题的通知》。为调动地方办军工的积极性,《通知》决定小三线军工仍全部归省、市、自治区领导。
为了对国防工业管理体制进行彻底调整,国务院、中央军委1974年5月下发的《关于调整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的决定(草稿)》,规定:(1)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机械工业部由国务院直接领导。成立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受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以国务院为主,对国防工业的生产、建设和科研,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安排,组织执行。(2)撤销中央军委国防工办领导小组和航空、电子、兵器、造船4个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3)根据生产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部、院结合,厂、所挂钩,将一些院、所分别划归各机械工业部。各军兵种只保留必要的研究装备和精干的机构。(4)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机械工业部的直属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下放给省、市、自治区管理。大部分企业实行地方和部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少数骨干企业,实行部和地方双重领导,以部为主。(5)省、市、自治区党委对自己地区的国防工业企业实行统一领导。在革委会内设立管理国防工业的机构。各大军区不再设立管理国防工业的机构。(6)鉴于电子工业的重要性,除电子工厂较少的地区外,可在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下设专门机构,统一管理该地区的电子工业。(7)切实搞好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学会两套本事。《决定(草稿)》是总结搞独立的大军工体系的教训后作出的。其主要的变化是: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机械工业部,由军队领导变为由国务院直接领导;几个机械工业部的直属企业和国防工业的院校下放给省、市、自治区,实行地方和部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省、市、自治区设立管理国防工业的机构和管理电子工业的专门机构,撤销各大军区管理国防工业的机构。根据上述规定,国防工业的管理体制在1975年上半年完成调整。
(二)整顿各级领导班子
为了从组织上清理林彪反革命集团对国防工业的破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九一三”事件后,对国防工业的各级领导班子进行了整顿。
针对一些单位派性严重的情况,进行了坚决的调整。为了消除领导班子中的派性问题,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余秋里等人向中央建议,派汪洋、李光军到第七机械工业部担任领导,后获中央批准。他们上任后,初步扭转了领导班子不团结的局面。为了消除派性和加强对国防工业的协调工作,197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任命第六机械工业部原部长方强任国务院国防工办主任。
对能力弱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充实。在“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影响下,在各级单位成立的革命委员会和重新成立的党委(或党的核心小组)中有一些能力差的人担任领导职务,甚至越级提升了一些领导干部。他们中的许多人,领导经验不足,不适于担任领导职务。在整顿领导班子时,对于那些不称职的领导干部进行了坚决调换。为了加强第三、第四机械工业部的领导,经过整顿,经中央批准,任命李际泰、王诤分别担任第三、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加强了领导力量。
鉴于国防科研和生产单位分散在全国各地,国务院、中央军委除反复强调要加强自己系统的垂直领导外,还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加强对国防工业的领导,注意衔接,严防脱节,加强对研究院、所和工厂领导班子的整顿和调整。到1973年底,上述单位的领导班子基本健全,长期存在的派性斗争基本被遏制。为了保证原子能工业、核武器、导弹、卫星的科研和生产的持续发展,中共中央调整了“中央专委”。新的“中央专委”组成后,从1971年至1974年,周恩来主持召开了20多次会议,审定和部署科研、试验、生产任务,制定一系列重要措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为了保证国防科技、特别是尖端武器的研制和生产,中共中央根据周恩来等人的建议,派遣工作组帮助整顿。1972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决定调高维嵩等7人组成赴国防科委学习组,帮助整顿。
经过初步整顿,至1973年底,国防工业战线的领导班子调整完毕。
(三)整顿产品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