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二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国防现代化进程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叶晖南    来源:国史网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三、在重大的军事活动中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验
   20世纪90年代是个多事之秋。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连续5次大规模展开,用实际行动接受党、国家、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1995年海峡两岸风紧云动,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势力猖狂活动。为了回击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挑衅行为,显示中国人民捍卫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军委指挥了在台湾海峡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7月18日,新华社受命向全世界发布了导弹发射演习的公告。二炮所属部队从21日至26日连续发射6枚地对地导弹,6发6中。紧接着,8月15日到25日大规模军演又拉开了第二幕。我军诸兵种联合在东海规定海域及其上空进行了若干波次的导弹火炮实弹射击。进入10月人民海军所辖各兵种又进行了有红蓝双方对抗背景的实兵演习,在高技术条件下,展开全方位的撕杀。11月下旬,南京战区所辖的陆海空三军再次在闽南沿海举行了一次联合登陆作战演习。至此95年一年之内,人民解放军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演。
   199635日,新华社再次授权公告,从38日到15日我军将进行新一轮演习。我第二炮兵某部在接到命令后快速集结,快速开进,快速发射,从内陆省份境内把四枚导弹精确地打到预定的海域,再一次强烈震慑了台独分子。318日到25日演习进入高潮,从东海到南海,两场大规模的演习几乎同时展开,从夺取制海制空权到电子战的全面压制;从万船齐发的登陆场面到垂直空降机降的纵深占领;从逐点清除的精确打击到排山倒海的火力压制;演习再次展现了几年来在新一届军委领导下,我军在“打赢”方针的指引下,在战略战术、训练装备、整体素质各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同时也向全世界表明了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统一的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
   1997年,新组建的驻港部队以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形象顺利完成接管香港防务的任务。这是又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为了迎接香港的回归,搞好香港防区的接管事宜,1991年中央军委专门成立了香港驻军准备工作领导小组,迟浩田上将和张万年上将先后担任过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1993年初,军委下达组建驻港部队的命令,根据这一命令,人民解放军从具有光荣传统的各部队之中抽调了一批精兵强将组建新的部队。19941025日驻港部队正式成军。
   19976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委主席江泽民正式发布驻港部队进驻的命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使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有关规定,命令你们进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7710时开始履行香港防务职责
   根据这一命令,驻港部队的先头分队于630日夜里2225分抵达香港添马舰军营。710时整正式接管防务。6时,驻港部队主力从空中、海上、陆地同时开进香港。当时风雨大作,但开进途中的陆军车队上的官兵军容严整,岿然不动。在4万多夹道欢迎的香港市民面前一展人民军队的风采。
   1998年夏季,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我国的南方长江流域和北方松花江流域、嫩江流域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强降雨。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突然袭击了三江地区的广大平原、村镇和城市。特大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流域内的工业、农业、能源基地和数千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高度关注抗洪抢险斗争。紧急调动和部署军队、武警投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使之成为夺取这场斗争胜利举足轻重的中坚力量。在抗洪抢险中,共调动了三十多万部队投入第一线。这是和平时期罕有的大规模用兵。
   在抗洪抢险中,人民解放军各级指挥员均表现出优异的领导素质。其间有
110多位少将以上的将军的身影活跃在第一线。南京军区更有1500多名师团一级的指挥员不分昼夜奋战在最关键的地段。一些年轻官兵还为抢救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奋战,抗洪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98抗洪胜利的意义最终超出了抗洪抢险的本身,抗洪精神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财富,一种象征。
   1999年国庆大阅兵可以说是对十年来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一次综合考评与展示。
   为了搞好这次世纪大阅兵,部队专门在首都附近的军用机场建立了阅兵村,从全军各个军兵种抽调出来的精兵从祖国四面八方提前近一年汇集到这里。
   分列式训练是极其艰苦的。进入阅兵村的战士平均每人走坏了
5双皮鞋。分列式的训练也是科学的。为了解决世纪大阅兵带来的心理压力,部队专门请来了体育研究所的专家带着心理测试仪来到阅兵村。徒步方队和汽车方队的行进,也依靠计算机等高科技仪器来检测校验。
   苦练、精练加巧练的最后结果是当
101日受阅部队25个车辆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百米单车误差全部控制在02秒,距离误差控制在002米。9个机种、15个机型、132架飞机编成的10个空中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从不同空域“米秒不差”地同时临空。这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度,为世界阅兵史所罕见。
   在一系列重大军事活动中,中央军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充分证明了自己无愧于这支伟大军队的统帅。而人民解放军也在中央军委的英明领导下,沿着“打得赢”,“不变质”的正确道路阔步前进,在一系列重大的军事活动中证明它不愧为一支伟大的人民军队。
   四、几点思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