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每次机构改革的具体条件和现实环境不一样,机构改革的具体目标和措施也各有所侧重,但机构改革在不断逐步深化和完善。
从指导思想来看,1988年的机构改革是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进行的机构改革。但1993、1994年的机构改革,则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进行。三次改革从指导思想上就有一定的差别。
从机构改革的具体措施来看,1988年的机构改革,准备实行公务员制度。如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改革政府机构的同时,抓紧建立和逐步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尽快制定《国家公务员条例》,研究制定《国家公务员法》,开办行政学院,培养行政管理人员。今后各级政府录用公务员,要按国家公务员条例的规定,通过考试,择优选拔。”而1993年的机构改革,则是和公务员制度的实行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到了1998年的机构改革,则是结合完善公务员制度来进行的了。从改革本身来看,1988年我国已经认识到机构改革中存在的弊端。如国务委员宋平在对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作说明时便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现有机构的弊端愈益突出起来,主要表现在:政企不分,结构不合理,在职能上微观管得过多,宏观调控不力;机构臃肿、层次过多、职责不清、相互扯皮,工作效率不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结构不适应经济的、法律的间接管理方式,等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展开,要求相应地转变政府机构的职能和管理方式,调整机构设置的总体格局及其职责权限。机构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深化,已经取得的成果也难以巩固,政治体制改革的许多措施也难以落实。所以,必须下决心对政府机构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他说,“这次机构改革是按照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要求,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为关键,与政府内部的制度化建设相配套,并结合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的。与1982年精简机构相比,这是最大的不同点。所以,这次机构改革不是搞简单的撤减、合并,而是转变职能,按政企分开的原则,把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转移出去,把直接管钱、管物的职能放下去,把决策、咨询、调节、监督和信息等职能加强起来,使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为主逐步转到间接管理为主。同时,把原来行政机关的部分职能转移到各种协会去承担。”
199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主要的是将机构改革同干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结合起来配套进行。要在各部门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之后,立即实行公务员制度,并进行工资制度改革。
人事部部长赵东宛在1993年3月2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也说明了这一点。他说:“十四大江总书记报告讲到要尽快推行公务员制度,我们大致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按十四大精神对公务员条例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二是拟定了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工作计划;三是继续培训了干部;四是准备好了公务员的工资制度;五是各省、市、自治区都做好了准备工作。可以说,推行公务员制度,进展顺利,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只等人大批准通过了。”“我们这次实行的公务员制度,将同时进行工资制度改革,这是大事。这次改革,要在制度上改,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机关是机关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企业是企业的工资制度,重点是前两个。”
1988年、1993年的机构改革虽然采取了不同措施,但还没有考虑到用法律的形式来保障改革成果的问题。1998年的机构改革是在1993年改革后机构再度膨胀的前提下进行的。当时党中央认识到,要走出机构改革“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来作保障。因此,1998年的机构改革,特别强调了法律制度建设问题,强调用法律制度来保证改革的进行和取得的成效。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了精简机构和人员,要加强行政组织立法,实现各级政府机构、职能、编制的法制化的问题。他指出,要“加强行政组织体系的法制建设。建议修改《国务院组织法》,依法规范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设置,建议适时修改地方组织法,对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组织机构作出更为明确的规范。”
从机构设置和人员精简的情况看,1988年的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撤销部委12个,新组建部委9个,保留部委32个,转为事业单位的1个。新组建的国务院部委由改革前的45个,减少为41个;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办公机构由72个减为68个。人员按编制减编4900人,实际减少9700人。1993年的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国务院撤销部委7个,新组建部委6个,更名的1个,保留部委34个,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41个(含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18个,共设置59个部门;比改革前的86个减少了27个。国务院机构共精简人员20%。1998年的机构改革方案是:不再保留的部委有15个,新组建的部委4个,更名的部委3个,保留的部委22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来的40个减少到29个。经过调整,国务院直属机构设15个,办事机构设6个。国务院所属机构人员精简一半,大约分流17000人。1988年还保留了若干的部属公司;1993年则有些部委成建制转为大型国有公司,但仍承担政府管理职能,如石油工业部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后仍承担政府管理职能;直到1998年的专业部委如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等才撤部改局,将其行政职能转交国家经贸委。
以上几个方面的变化说明:1988、1993、198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在长远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每一次改革都有所不同和侧重。前一次改革总是为后一次改革打基础,每次改革都是对前一次改革的完善和深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机构三次重大改革的三点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