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努力提升农村社会主体素质,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村民自治健康有序的发展,有赖于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村社会主体素质以及农村社会动员的程度。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实现动员和整合农村社会的功能,必须结合村民自治的伟大实践,努力做到:
1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县、乡镇以及村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到“先进文化”的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巨大作用,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应有的位置。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计划分配上,要把“先进文化”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并逐步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2把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与农村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村支部首先必须树立党要管党的思想和观念,对党关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政策方针,要及时地有计划地组织村民进行学习,并帮助他们理解掌握。针对农村社会主体民主法制观念淡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不高的状况,各级有关部门应当组织人力、物力,通过各种形式,结合村民自治实践,对农村社会主体进行长期的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和灌输,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主体的思想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参政议政的能力。
3把理论教育知识传授与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目前农村突出的矛盾就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因此,在进行理论教育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结合各地农村的不同情况,避免空洞说教,引导和鼓励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市场活动。在参与市场活动中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提高发展经济、把握市场信息的本领,同时注意培养和锻炼他们平等、自主、独立、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合作精神。
4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方式的灵活性。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形势下,在各种新旧观念、东西方文化碰撞等现实情况下,农村社会思想政治、精神面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村支部必须选择有利于村民学习和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的各种灵活的形式,旗帜鲜明地教育和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防止和克服各种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和行为,不断提高村民辨别是非、分清善恶的能力,提高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