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解决“执政党是干什么的”为逻辑基础,围绕“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为基本构成的新时期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一体系的特征和风格是较为明显的。概括地说,主要有两点:
其一,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学说。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是因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时期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的。二是因为从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像一条永恒的金带连接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同时,它也一样连接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学说、毛泽东党建思想和邓小平党建理论,形成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说它是中国化的,是因为,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所要解决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不是别的党的建设问题。邓小平在论述党的建设时,总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解决中国共产党自身的问题。比如,他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的论述,关于多党制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论述,关于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权力过分集中的论述等等,都具有浓烈的中国“主体性”特征。
与此紧密相连的是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在内容、论证方式、表述形式和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取得了“民族的形式”,“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特性”,具有“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学说。
其二,它具有浓郁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实践是指人们有目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的实践性,并不是指该思想本身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而是指它密切关注实践,始终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严格审视自己作出的各种论断,及时纠正那些在客观条件限制下形成的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努力提出适应新形势的新观点、新思路、新策略,并将这些新观点新思想新策略转化为实践活动,反对空谈,反对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讲究实效。时代性是与实践性密切相关的,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的时代性,是产生这一思想的客观实践的时代性的体现。这个“实践”就是当代中国的“实践”,融合在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中,就使其具有鲜明的当代性、现实性和前瞻性。总之,在本质上,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所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发展、时代变迁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