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二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八十年代的中国轻工业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杨波    来源:国史网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家用电器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起的一个行业,如旭日东升,高速发展。到七十年代,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等家用电器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大规模生产,居民使用也相当普遍,而在我国则几乎还是空白。1978年,我国的洗衣机产量只有400台,空调器为200台,电冰箱稍多一点,也只有2.8万台。据此,“六五”计划期间,我们把发展家用电器行业作为重点,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很快就形成了大批量的规模生产。到1986年,全国家用洗衣机产量达到893.4万台,比1978年增长了两万多倍;空调器产量达到9.65万台,比1978年增长了450多倍;家用电冰箱产量达到225.02万台,比1978年增长了80倍。青岛的“海尔”,广东的“万宝”,上海的“上菱”,北京的“雪花”,河南的“新飞”,安徽的“美菱”等全国名牌电冰箱,都是这一期间发展起来的。家电产品的快速发展,既满足了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也增加了企业的效益,同时带动了一批与之相配套的产品的发展,铸造了整个轻工业战线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应当说明,在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赶不上市场的需要,供求矛盾突出(凭票供应),曾一度出现了地区之间布局不合理,部分地区盲目设点,多头对外、重复引进以及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了及时改变这种状况,促进家电行业的合理布局,规模生产,健康发展,国家计委、国家经委与轻工业部于1985年3月专门召开了一次全国电冰箱生产定点会议,强调加强行业管理,统一规划,协调对外,择优定点,合理布局,坚决执行质量第一的方针。这次会后,我们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加强电冰箱行业管理、控制盲目引进的报告》。这一报告经国务院批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对我国家电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很短时间内,即到九十年代,我国就成为世界上的家电生产大国,不少家用电器产品,不但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可以大批量地向国外出口,为国家创造外汇。据统计,2001年出口创汇额达到70亿美元,而1980年出口创汇仅为3600万美元。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岛“海尔”的发展历程。1984年,“海尔”厂的前身是青岛市二轻工业局下属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厂,生产单桶洗衣机,厂房破旧,设备落后,管理不善,连年亏损。开始,国家研究全国电冰箱生产厂定点时没有它。后来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积极要求下,经过我们现场考察,又考虑到山东作为一个有着七千万人口的大省,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应当分布一个定点厂,于是经过部领导集体研究,同意在青岛市定一个生产点。青岛市委、市政府和当时的市二轻工业局随即决定把原来生产单桶洗衣机的厂子改为生产电冰箱。“海尔”新班子也确实没有辜负领导和群众的期望,他们引进起点高,企业管理好,生产发展快,效益年年增。他们一开始就狠抓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1985年开始批量生产时,曾因部分冰箱质量不合格而出现过全国闻名的“张瑞敏厂长带头砸冰箱”事件。从此,“海尔”电冰箱成了全国闻名、广大消费者争购的名牌产品。现在,“海尔”集团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家电企业之一,2001年生产电冰箱368万台,空调器280万台,洗衣机356万台,电冰柜88万台,电视机145万台,微波炉57万台,手机132万部,热水器62万台,实现全球营业收入602亿元。“海尔”品牌的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是比较有名的品牌,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鲜红的旗帜。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