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近来,一些学者基于对中国30年改革政策的评估,主张中国将改革的重心由经济转向政治。有学者认为,中国有必要提出政治改革的具体时间表。这表明,政治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可以公开讨论的重要议题。有学者说,中国在21世纪的命运,将取决于能否进行政治改革,在2010年至2020年间实现渐进和稳定的民主化。张旭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可能路径》,2008年5月16日,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27738。2007年10月,中共中央党校的学者出版了《中国政治改革研究报告》一书,提出到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将初步实现结构转型,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成熟,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国力更加强盛,人民素质普遍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也大为改善。在此基础上,中国将从2021年到2040年,再用20年的时间,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制度,建成一个民主成熟、法制健全的中等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并在2041—2060年间达到民主发达水平。周天勇、王长江、王安岭:《攻坚:十七大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中央党校专家:较高水平政治民主需60年》,2008年5月28日,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25351。
上述发展趋势已被中国政府的官方文件和中共高层领导人的多次讲话所证实。2005年10月,中国国务院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明确指出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这一表述结束了此前中国政府视民主为阶级统治工具的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10月),http://newssinacom
cn/c/2005-10-19/11208053056shtml。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6年以来的多次演讲中强调,民主的普遍价值超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阶级。《青年要继承五四传统:温家宝五四青年节看望北师大学生》,http://wwwxinhuanetcom;《温家宝再谈乡镇直选:温家宝访欧前接受欧洲媒体采访》,http://wwwchinanewscomcn;《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http://wwwxinhuanetcom;《全国人大会议开幕,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peoplecomcn。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10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并重申了党的十六大关于“通过党内民主实现人民民主”的主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peoplecomcn。
中国人开始寻求国家现代化时,第一次接受到了来自西方的民主概念。中国在从鸦片战争失败的冲击中苏醒过来的过程中,开始尝试民主,以实现像西方国家一样的富裕和强大。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中国建立了东亚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实行普选、自由选举和三权分立。但是,在毛泽东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后,中国认为民主是一种阶级统治,并将随着共产主义的胜利而消失。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或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作为向完全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批判资产阶级发明的、用来剥削无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思想。然而,中国近来已开始认识到,民主是“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弊端最少的最好的政治制度”闫健:《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民主观念尽管发生了如此变化,但中国追求的是什么类型的民主,仍不明朗,许多学者对此争论不休。这是因为,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它设想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模式,不同于西方模式,而适合中国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因此,搞清楚中国所追求的民主类型,首先有必要了解“中国特色的民主模式”。
本文将围绕“民主模式”和“走向民主的进步”,辨析中国高层领导人和知识界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旨在判断中国特色的民主是否是一种新的民主模式,不同于人民民主专政,抑或不同于由三权分立、竞争选举和多党制所构成的自由民主模式,进而探讨中国政府提出的用来推进政治改革的中国特色民主模式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