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到2009年,中国人民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奋斗了60年,将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初步工业化、现代化国家。其中的艰辛曲折、经验教训、伟绩丰功都将以浓墨重彩载入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史册。
工业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标志着人类适应和运用自然能力的极大增强,它带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化,为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幸福奠定物质基础。世界历史证明: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的国家,要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实行工业化只能是梦想。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论人民民主专政》也有论述,《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7页。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等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政治经济社会经历了诸多变迁与曲折,但是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始终不渝;各级规划、计划存在着分歧,但是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方向是一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的战略任务之一,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965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这一目标,并提出了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志向;1978年以来,继续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60年来,我国在十分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工业发展速度总体位居世界前列,于20世纪80年代初基本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于1991年基本跨过第一个转折点,即由工业化的前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工业化按其发展水平和程度分为工业化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提出了划分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工业就业人数占工农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和人均GDP等项指标。标志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的指标是:工业产值比重大于60%,工业就业比重大于45%,城市人口比重大于35%,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标志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的指标是:工业产值比重大于60%,工业就业比重大于70%,城市人口比重大于50%,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上。从1991年开始,中国经济发展的上述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2008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即从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今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会加快,居民消费类型和行为也将发生重大转变。(参见《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陈佳贵:《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载《中国宏观经济信息》2009年第10期。);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化阶段。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工业化蓝皮书》认为:大约在21世纪40年代前后,我国将实现工业现代化。见2009年3月3日《中国经济时报》。
回顾60年工业化历程,中国从本国国情出发,走了一条有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以农业为基础,优先发展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之际,战略的选择至关重要。新中国诞生前夕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所制定的《共同纲领》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这一选择首先来自100年来中国追求近代化、现代化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