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我对中国过去30年外交的一些初步看法。和其他领域一样,它显示了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巨大进步。中国外交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值得高度赞赏。
中国与大国、地区及全球事务的关系
下面我将首先讨论一下中国和世界大国——美国、俄罗斯、欧盟(尽管把欧盟甚至俄罗斯划入大国之列多少有些勉强)——之间的关系,然后约略谈一谈中国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关系以及中国在全球管理方面的参与。
(一)中国和美国
中国和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之间曾经被很多问题困扰,其中很重要的是台湾问题。虽然两国关系复杂,麻烦和困难不少,但总体来说两国关系在合作、稳定和正常性方面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它们很好地处理了台湾问题,尽管华盛顿的政策并不能令北京满意(比如武器销售问题),但能确保海峡两岸稳定。两国关系在社会层面高度互相依存,在政府层面则是高度制度化(两个“I”)。
过去30年来,两国关系经历了巨大变化,今天可以说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两国今天的关系是自1989年的干扰性事件以来的最好状态。中美合作对全球和地区秩序必不可少,双方在广泛的全球问题上都有互动。这反映出1979年以来两国关系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今天的一切都始于30年前。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变化。
两国经贸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贸关系,两国贸易额1979年只有25亿美元,到2008年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欧盟作为整体大于美国)。随着贸易额的增加,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也急速增加:2009年1—8月达到1437亿美元(它比上一年减少了15%)。美国几乎所有《财富》500强企业都在中国开设业务,对中国的5万多家企业有投资,实际投资额超过500亿美元。单单沃尔玛一家,如果把它与其他国家而不是公司一起排位的话,就已经是中国的第七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到2009年7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8000亿美元(中国还通过第三国购买了美国的债务工具,分析家认为,如果加上这些,总量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
互相依存关系把中美两国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数百万中国护照持有者同时持有美国绿卡,在美国工作,许多人定期往返于两国之间,从事商业活动。30年前,美国大学里没有中国留学生,而单是本学年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人数就达到67000人,在中国大学里,美国学生人数已达11000人。
两国政府间关系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广泛深入,这样高度制度化。30年前签订的第一个协议使两国政府开始接触,今天,两国间已经有60多个双边对话机制和工作小组,其中最重要的是战略经济对话。这些对话交流高度专业化,双方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在最高层,两国首脑有热线电话频繁联系,他们每年还在国际场合有数度会晤。
1979年虽然两国有共同的敌人苏联,而且两国曾有效合作遏制苏联扩张,但实际上这一切仅限于亚洲地区,因为当时世界其他地区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中国的存在。今天则全然不同,北京在所有大陆都是全球性角色。中国在全球的存在主要是商业的、外交的、政治的(与当地政党之间),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文化“软实力”。所以,中国和美国在世界的这些新地区——非洲、拉丁美洲、中亚、中东等会发生碰撞。这种情况不但会继续,而且会促使双方更好地理解对方在上述第三方地区的核心利益。
台湾问题多年来给两国关系带来极大损害,而且20世纪50年代以来曾数度把两国推到战争边缘。但这个问题从2008年5月开始表现出明显改善迹象,这一趋势始于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以后。但在此之前,华盛顿和北京曾有效合作,遏止了他的前任陈水扁通过追求台独挑起重大危机的企图。
过去30年,双方当然也发生过危机和误解(这种情况在某些政策领域还会继续),但每次都成功化解,没有酿成冲突。双方都是核国家,都很清醒地意识到,一旦发生传统军事冲突,一切便很难控制。中美双方能够为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做出贡献,但如果双方形成敌对关系,也可以破坏这种和平,甚至摧毁这个世界。这正是双方军事交流(目前这种交流中止了)对于战略稳定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
经过30年磨合——尽管这种磨合有时困难重重——中美两国似乎已经进入“婚姻成熟期”,双方互相尊重,利益攸关,都意识到敌对关系可能带来的后果,这一切把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种“婚姻”关系中,“离婚”不是选项。可望这样的互相依存关系使两国在下一个30年里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合作中结出硕果。
(二)中国和俄罗斯
中俄关系是冷战后时期变化最大的国际关系之一。事实上这种变化始于苏联解体之前,而且期间经历曲折。20世纪90年代初,两国关系开始稳定发展,不断深化,最终达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的四种伙伴关系中层次最高的一种)的高度。这不但有利于两国,而且对中亚和东北亚的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深远而良好的影响。
这种关系的形成有三个推动因素:(1)在建立新的国际体系方面有共识;(2)能源互补;(3)军事销售。
在国际方面,北京和莫斯科对全球问题几乎有一致的官方看法,而且在联合国安理会和其他国际组织中密切协调双方立场。它们都反对在国际事务中使用高压、制裁或武力手段(除了在俄罗斯的“近邻国家”之外);它们共同合作建立“多极世界”。两国在世界问题的一致看法在布什担任美国总统期间达到高峰,但这种一致性还会不断继续。
贸易虽然在两国关系中发挥了作用,但却不是十分重要的作用(2008年两国贸易额为568亿美元)。双边贸易主要是俄罗斯向中国出口能源和武器,中国向俄罗斯出口日用消费品。2007年以来两国达成了数宗重大能源交易,最近双方签署了一项石油协议和两项天然气协议。目前两国贸易额的90%是在能源和原材料领域。不久前(2009年10月13—14日),在普京总理访华纪念两国建交60周年期间,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其中包括总额35亿美元的其他交易(其中包括在俄罗斯境内修建高速铁路)、发射弹道导弹互相通报、太空合作、原子能合作、文化交流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