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对1956~1958年军队精简整编的重新估价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徐平 高强    来源:国史网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二、这次精简整编的主要内容及对国防建设的影响

  八大会议结束后,中央军委立即着手部署精简整编工作。195610月责成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大将负责主持研究裁军方案。1125日军委做出《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为统一全军思想,贯彻八大会议正确处理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的指示精神,搞好军队大规模的精简整编,195717日至27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会议联系实际,深刻分析了军队实行精简整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特别强调要处理好军队建设与国家建设、军队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对精简整编做了具体安排。

  1军队员额裁减三分之一,军费开支大幅度降低

  《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提出在三年之内将全军总人数在现有基础上裁减1/3,即从383万人中裁减130万人左右,保持在250万人的水平上。到1958年底,全军总数比1956年精简了36%。精简最多的是步兵部队和各级机关,步兵部队精简了712%,各级机关精简了272%。全军总数比新中国建立时精简了612%,保留240万左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人数最少的时期。彭德怀在19577月召开的第三次国防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汇报裁军问题时说:“准备裁减的人员,主要是各种平时没有迫切需要的勤务部队,是些可办可不办的过多的学校,是些工作任务重叠或者可以合并的机关部门,并且在保持足够战斗单位的骨干的原则下,把战斗部队的战时编制转为平时编制。”《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592页。全军成建制地集体转业或移交地方的有1个军部、46个师、30余所医院、30余所院校和20余个工厂,有力地支援了经济建设。

  军队员额的裁减,使军费开支在国家财政预算中所占比例大幅度降低。1950年我国的军费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的411%1951年,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军费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上升为48%1953年朝鲜停战,下降为2887%1956年再下降为1998%,到1958年仅占1512%。而同期国家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资金大幅度增加,由1953年的8743亿元增加到1958年的27886亿元,年平均增长26%。经济建设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由1953年的397%提高到1958年的681%。

  2八总部合并为三总部,确立集中统一的总部领导体制

  这次整编,军队领导体制特别是总部领导机关做了很大调整。新中国成立时,我军总部领导机构为三总部体制,设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方勤务部(1960年改称总后勤部)。从19509月起,陆续增设总干部管理部(1952年改称总干部部)、总军械部、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总财务部。至19558月,军委下设八总部。这种体制对加快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和完成各项战备工作等,起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部门多、机构大、分工过细的弊端,增加了工作上的忙乱,不利于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因此,中央军委决定对总部机关进行调整和裁减。19575月,总财务部并入总后勤部;19577月,总军械部并入总参谋部;195810月,总干部部并入总政治部;195811月,撤销武装力量监察部,其有关业务分别并入总参、总政和总后;195812月,训练总监部并入总参谋部。通过撤销或降格,减少了5个总部,恢复和确立了三总部体制。此后,这种体制一直延续了40年。直到1998年,成立总装备部,实行四总部体制。但总参、总政、总后三总部的职责和任务从1958年确立后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

  3五军种调整为三军种,加强海空军和特种兵建设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我军于194911月和19504月先后组建了空军和海军,改变了我军单一陆军的状况。1955年又增设两个军种:将军委防空部队和公安部队改建为防空军和公安军,全军实行五大军种体制。这次整编,根据我军的实际情况,把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公安军五大军种改回陆、海、空三个军种;同时,减少陆军员额,加强海军、空军和陆军各技术兵种建设。19575月,防空军与空军合并,防空军番号撤销;19579月,公安军领导机构改编为总参谋部警备部,公安军番号撤销。自此,陆、海、空三军种体制成为我军军种结构的基本模式,延续了几十年。

  经过这次精简整编,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及陆军特种兵的比重增加,在编制体制和作战指挥上已初步达到了战略合成的要求,各军兵种的比例趋于合理。其中陆军编制人数仅为新中国成立时的1/3,约占全军总定额的546%,海军、空军和陆军各技术兵种人数占全军总数的32%;其中空军约占全军总人数的122%,海军约占58%,炮兵占48%,装甲兵占23%,工程兵占46%,通信兵约占18%,防化兵约占05%。步兵师编成内兵种部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技术兵种有较大增长或从无到有,1958年与1950年相比,步兵由611%下降到4233%,炮兵由2042%上升到3189%,装甲兵达473%,工程兵由162%上升到436%,防化兵达12%。同时,根据现代条件下作战的需要,19589月开始组建了电子对抗部队。人民解放军已经成长为一支诸军兵种合成军队。

  4增设国防科研机构,完善军事院校体系

  中央军委根据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对全军院校进行了调整,撤销了大部分文化学校,从1957年下半年起,陆续设立了一些国防科研机构和高层次军事院校,任命了一批文武兼备的高级将领担任院校领导,形成了一个包括指挥、政治、后勤和各种专业技术院校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军队院校体系。

  1957730日,以南京军事学院炮兵系为基础,在河北宣化成立炮兵学院,军委炮兵司令员陈锡联上将兼任院长。827日,以军事学院战役系为基础,在北京成立高等军事学院,刘伯承元帅任院长兼政委,陈伯钧上将任副院长,李志民上将任副政委。108日,以军事学院海军系为基础,在南京成立海军军事学院,海军副司令员方强中将任院长兼政委。1958315日,军事科学院在北京成立,叶剑英元帅任院长兼政委,宋时轮上将、彭绍辉上将、杨至成上将任副院长。526日,以南京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为基础,在山西大同成立装甲兵学院,军委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大将兼任院长。912日,以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为基础,在北京成立空军学院,空军副司令员刘震上将任院长兼政委。1016日,成立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尖端武器研究,聂荣臻元帅任主任,陈赓大将任副主任。

  5志愿军从朝鲜全部撤兵,所属部队改建或撤销

  由于志愿军撤兵是八大以后中共中央根据国际形势做出的决定,并且在1958年内完成的,因此也列入这一时期军队精简整编的内容。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兵力最多时曾达134万人。1953727日朝鲜停战协定生效时,志愿军在朝鲜的部队共有17个步兵军和炮兵、高射炮兵、装甲兵、工兵、铁道兵、后勤部队、后方警卫部队等,总兵力约120万人。

  随着朝鲜半岛形势的稳定,为了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和进一步缓和远东的紧张局势,志愿军在19549月到195510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分批从朝鲜撤出12个军、20个特种兵师的部队。这一主动行动,受到国际舆论的普遍赞扬。1955年底以后,仍在朝鲜的志愿军尚有5个步兵军及炮兵、高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后勤部队共约25万人。到了1957年下半年,随着朝鲜局势的进一步稳定,特别是八大会议后,中共领导人开始考虑将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了。1957112日至20日,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赴苏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在莫斯科与同时访问苏联的金日成首相当面商定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8年撤出朝鲜。

  195822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表撤出朝鲜声明。随后,志愿军于195834月、78月、910月间分三批全部撤离朝鲜。从朝鲜撤回的志愿军部队,一部分官兵脱下征衣,参加经济建设;大多数部队开赴东北、华北、西南等战略方向,加强国防建设。

  这次精简整编工作从195611月开始,到1958年底结束。通过整编,我军的领导体制、兵种建设得到加强,合成化程度显著提高,我军的编制体制得到了一次根本性调整。非常显见,这次的精简整编是紧紧围绕着军队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的,广而言之,是对八大后我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主题的回应。

  三、对加强新世纪国防建设的几点启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