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毛泽东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起步(1950~1954年)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姬文波    来源:国史网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组建航空兵部队所需的飞机装备,亦向苏联购买。当时苏联是新中国的唯一能够提供作战飞机的盟友。19501月,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参加中国党政代表团在莫斯科同苏联政府谈判时,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拟制了组建航空兵部队的初步计划,向苏联政府订购各型飞机586架,其中拉—9歼击机280架、图—2轰炸机198架、教练机和通信机108架。为了解决空军的武器装备问题,毛泽东、周恩来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曾向苏联斯大林、布尔加宁等领导人发电报、信件32次。1952214日,毛泽东亲自与萧劲光等海军领导人商量,把准备购买舰艇的外汇转买飞机。可见,毛泽东等领导人对人民空军的建设多么重视!从195010月至1954年初,空军边打边建,共组建了28个航空兵师70个航空兵团,拥有各型飞机3000余架,建成了一支由各种航空兵组成的有战斗力的空中力量。同上书,第88页。

  在空军部队建设的同时,我国从苏联引进技术和设备,开始建立和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19491114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副政委王弼与苏联顾问科托夫、普鲁特柯夫联名向毛泽东呈送了关于组建航空工业队伍和建立工厂、学校、研究院以及开展修理、制造等计划、步骤的全面建议报告。年末,毛泽东访苏时也提出了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问题。斯大林承诺援助中国兴建大型项目,包括设计、提供成套设备、派遣专家。这当中也包括国防工业和航空工业建设。但当时发展航空工业,确实困难很大,当时确有不少同志主张不急于抓航空工业。他们认为,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状况又不好,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穷得丁当响,还去搞尖端航空工业,这不是想入非非吗?一度暂缓建设航空工业。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在一次财委会上,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提出:要积极争取苏联的援助,尽快创建中国人民自己的航空工业。中央财委主任陈云和副主任李富春、薄一波说,还要请示毛主席和周总理,因建立航空工业要花很多外汇,要做许多说服工作。后来何长工把自己的想法向周总理作了汇报。周总理表示支持,又向毛主席报告。毛泽东说:“何长工这一炮放得好啊,应该早点抓。”《何长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67页。 发展航空工业的问题就马上定下来了。195012月下旬,周恩来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先后召集两次会议,讨论我国航空工业建设和发展问题。周恩来指出,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道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我国是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五六亿人口的国家,靠买人家的飞机,搞搞修理是不行的。因此,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道路,是先搞修理,由修理发展到制造。

  19511月,中央派出以何长工为团长,段子俊、沈鸿为团员的代表团赴苏,谈判援助我国创建航空工业问题。219日,中苏达成苏联援助中国建设航空工业的协议,并经周恩来和斯大林批准。这项协定包括援建六个修理厂及其所需技术资料、设备、工具、材料和配套件等,以及派遣专家、顾问,总金额为3000万旧卢布。4 17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宣布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418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电告全国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并财委。电报称:“为适应空军建设,根据中央决定,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管理局,统一负责飞机的一切修理工作,由段子俊同志任局长。搞航空工业是目前新的工作,具有高度技术性、政治性,今后修配任务重大,现有飞机修理工厂均需很好地加以重新扩充整理,困难很多。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望各大行政区党、政、军及工业部门,应大力予以援助,并及时进行监督指导。” 8 17日,聂荣臻、李富春写报告给毛泽东并中央书记处,提出航空工业的建设方针、生产规模及厂址选定原则,建议:对沈阳、哈尔滨、株洲、南昌等地的5个工厂(后改为6个厂)进行适当扩建,作为建设航空工业的基础。周恩来阅批:“拟予同意”。8 21日,毛泽东批示:“照办”。《当代中国的航空工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88年版,第663665页。1210日,周恩来在他的办公室召开关于建立飞机制造厂及飞机制造厂要在35年仿制成功苏联雅克—18活塞式教练机和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方案落实情况的汇报会。不久,毛泽东批准了这个方案。到1951年底,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航空工业已拥有工厂13个、事业单位7个、职工12万人、厂房面积261万平方米。中国航空工业以此为基础,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

  三、根据国家的财力情况和现实需要,适时地、有步骤地建立和发展人民海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