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建国初期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斗争与“一个中国”原则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石善涛    来源:国史网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共产党人在外交战线上就始终如一地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毫不动摇。其中尤以建国初期在与美国的军事、外交斗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一、“一个中国”原则的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当时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项外交决策,为建国后的中国外交方针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实际上,中共中央第一次正式公布新中国的建交原则是在解放军渡江后不久。430日, 毛泽东以解放军发言人的名义宣布了与外国建交的两项原则,即新中国愿意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且外国“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01461页。 因为当时新中国尚未成立,因此,在这两项建交原则中特别强调了外国“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

  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其中的第56条规定:“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1949930日《人民日报》。具体来说,它包含了三点要求:第一,无论世界上任何国家,凡是希望与新中国建交,其先决条件必须是同台湾的国民党反动集团断绝外交关系;第二,必须对新中国采取友好的态度;第三,必须通过双方的谈判来建立外交关系。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在成立当天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即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949102日《人民日报》。当天,周恩来以外交部长名义发出公函,向各国政府送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并在公函中说:“我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是需要的。”1949102日《人民日报》。

  19491115日,周恩来外长分别致电联合国秘书长吕格弗·赖伊和第四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卡洛斯·罗慕洛,严正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而所谓的“中国国民政府”已经逃亡涣散,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的与事实的根据,绝对没有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资格。 19491115日《人民日报》。这充分表明“一个中国”成为新中国在发展对外关系中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则。

  二、在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过程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