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中国外交部解密的一份建国初期的绝密档案中,笔者发现了司徒雷登与身边一位“器重的学生”的一次毫无拘束的谈话。
1949年7月30日(上海讯)
司徒与我一同志谈话——美对我政策
确息:我处一同志系司徒雷登器重的学生,返由沪赴宁于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五日三访司徒,谈话要点如下:
甲、关于太平洋反共同盟,司徒说:蒋在菲日活动是好的。巴大维常驻东京,白吉尔与另一海军高级将领常驻菲岛,就是配合蒋的活动。但现尚非反攻时期;要反攻中共必须先打击苏联。在欧洲“马歇尔计划”已成功,美参院顺利通过“大西洋公约”,狄托和希腊积极反苏,这证明欧洲反共力量已加强且团结,也证明东欧新民主主义集团之分裂。将来一面用欧洲反共力量牵制苏联,使她无力顾及中国;一面在华离间各民主党派与中共的关系;并利用人民对中共不满情绪(人民因捐税、水灾不适当的经济措施,对中共不满,加以海口封锁及不断轰炸交通线,使人民生活上商业上均受威胁,而中共无法克服困难,此亦使人民不满中共),藉“太平洋反共同盟”的名义,号召远东反共队伍实行反攻,预料这个场面的实现大概在两年后。
乙、关于国民党战略,司徒说:国民党决不放弃台湾、云南、广西这三个省份,便于打通国际路线,作将来反攻基地。国民党愿意放弃广州,让中共与英国势力直接冲突,激起英国反对中共情绪,而使英国远东殖民地积极参加太平洋反共同盟。
……
己、关于个人动态,司徒说:余的家眷先去北平,看情况再定是否常驻。中美如能建立外交关系渠由美返华后家眷住平或沪都好,否则家眷将设法去港。渠回美前不能去北平,如果先去平回美后参议员可能予以打击,将使国务院难处。故杜鲁门曾来电,嘱渠回美前勿去北平,亦勿去穗,渠将从宁飞琉球转华盛顿。
……
按:我们这个同志的党的关系与政治态度未暴露。以上司徒意见是在谈话中以旁敲侧击方法,引司徒说出来的。另司徒偕傅泾波5日下午五时从黄华处回寓后均甚激动。司徒说:“我向来反对战争。他们不了解我。”傅说:“假使搞翻了,我决心参加反共,最近阎锡山还约我做驻美大使呢。” 《司徒雷登与我一同志谈美对我政策》,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11—00001—16(1),第1~5页。
在6月8日的接触中,傅泾波试探性地向黄华提出:有无可能让司徒雷登在6月24日他生日之时到燕京大学与燕大师生一道“过生日”。 林孟熹:《司徒雷登与中国政局》,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傅泾波说,美国驻华使馆近日接到了美国副国务卿魏伯(韦伯)来电。在电报中,魏伯希望司徒雷登“在返美前能够与周恩来先生会见一次,顺便看看燕京大学,获知中共方面的意见”,这样他的“返美活动将更有力量”。傅泾波希望黄华能将司徒雷登想访问北平的消息代为向北平方面传达。黄华:《南京解放初期我同司徒雷登的几次接触》,载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新中国外交风云》第一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30页。
在等待北平方面答复之时,司徒雷登在6月10日会见了经南京北上参加政协会议的陈铭枢,委托其向中共方面陈述五点内容,其中要点有美国相信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存,希望了解中共是否尊重联合国宣言所列举的人权,是否会发动世界革命等。《司徒雷登与陈铭枢关系的情况》,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11—00001—22(1)档案,第4~6页。但陈铭枢此时对新政权要奉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不明就里,因此没有向北平方面详细转达司徒雷登的原意。多年后,周恩来在与外交系统的下属谈及此事时还不免为之扼腕。冀朝铸口述、苏为群整理:《从“洋娃娃”到外交官——冀朝铸口述回忆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