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观察新中国的一个视角——试析龙须沟治理与新中国形象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瞿宛林    来源:国史网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能将一条沟的治理与一个时代联系起来的,唯有龙须沟如果在互联网上键入“龙须沟”一词进行搜索,可以得到数千条治理脏乱差地区的信息,即使到今天,人们仍称一些严重脏乱差的地区为“龙须沟”。。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党和人民政府决定首先治理龙须沟,旧社会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在新社会肇始之时竟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治理龙须沟所产生的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以及凸显的中共执政理念,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思的问题。

  一、龙须沟治理的缘起

  龙须沟早已成为历史,它是旧中国遗留的产物。到了今天,它已成为那些破败落后、无人关注乃至被遗忘地区的代名词。龙须沟的治理是与新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新中国建立初期,北京的许多街道,尤其是劳动人民聚居的地区都没有下水道,肮脏程度最严重的就是龙须沟,离半里路就可闻到臭味。北京的街道全长755公里,但下水道总长只有314公里,而淤塞的即有298公里。由于下水道年久失修,损坏坍塌,淤泥就有16万多立方,因而雨水、污水无处下泄,夏季全市积水区有1100余处,占全城面积的1/15。河湖水道淤塞,淤泥总体积几乎占河湖总容积的1/2。 《卫生工程局1950年工作总结报告》(1951年3月1日),北京市档案馆档案(136—1—9)。由于河道经常干涸,湖泊芦苇丛生,水质发臭,蚊蝇滋生,成为疾病的传染源之一。

  据史料记载,北京下水道的分布,在明清时代即已逐渐完备,但必须每年疏浚,而主持其事的官吏多腐败贪污,因循敷衍。建国前夕,市政的损毁和脏乱状况已经到了令人不堪的程度:第一,北京的一些地方尽管有下水道,但无人治理,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第二,北京的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下水道,一年四季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差,成为当时的一大痼疾。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要么逃离,要么就要忍受恶劣环境对健康的侵袭。其中最典型的地区就是龙须沟。

  龙须沟一带的居民,多是零散工人、三轮车夫、贫苦市民,这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也没有一所像样的大瓦房,居民喝的是比自来水贵四五倍却又肮脏的井水。北京外城的全部人口是50万,其中40万人口的污水都流到曲折狭小的龙须沟里,沟水泛着古铜锈的绿色,一年有9个月臭气熏天。 《北京市的河道、下水道、粪便、清洁(资料)》,北京市档案馆档案(136—1—12)。

  针对建国后迫切的环境和卫生问题,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薛子正在报告1950年度工作计划时指出:下水道在北京是很严重的问题,经过去年的调查,不能不想办法,即或财政再困难,也要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是关系几百万人民的健康,所以把这项列为市政建设最重要的一项。 《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记录》(1950年2月9日),北京市档案馆档案(127—1—5)。建国后党和政府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而进行市政建设规划,但限于财力只能先治理最重要的部分,将最初计划的13个工程区改为6个工程区,即南北沟沿系统、崇文门朝阳门系统、安内系统、北新华街系统、棋盘街系统、大石桥系统及龙须沟系统。同上。这些都是贫苦居民区,居民自己没有能力治理,必须由政府想办法予以解决。

  1950年2月,北京市第二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决定修建龙须沟下水道工程。市卫生工程局为此成立了龙须沟工程处,从3月起即开始测量钻研地质,4月完成计划设计工作,根据龙须沟一带的地质地形情况曾制定了7个方案,最后采纳了截源分流、改建暗沟的技术方案。5月16日,龙须沟治理工程正式开始。

  二、龙须沟治理的过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