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毛泽东与建国初期的群众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李成武    来源:国史网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二、建国初期的群众文化建设

  建国后,中共和政府根据新的文化发展方针,同时结合在革命老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经验,对旧的群众文化教育机构进行了符合社会主义的改造,并赋予其新的工作任务。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由文化馆、文化站、群艺馆、农村俱乐部、工人俱乐部、军人俱乐部、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广播站、电影院(包括电影放映队)等文化机构构成的群众文化体系。此外,还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以及工会、青年团、军队等系统中建立了与上述文化机构相对应的管理组织。各级党委和政府,就以这些文化机构或活动场所为据点,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文化活动。对广大群众的文化教育,对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科学知识的普及,文化娱乐的开展,等等,都是在这些文化事业机构的领导和组织下开展进行的。

  1对文化馆的改造、整顿和发展

  建国后,人民政府对接管的986个旧民众教育馆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并根据苏联的做法改称为人民文化馆 人民文化馆于1953年更名为文化馆,“文革”期间部分地区的文化馆易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不久后恢复为文化馆,沿用至今。。到1953年底为止,全国已有2470余个文化馆、4560余个文化站和18个流动的文化服务队,这些文化馆、站和服务队分布在全国各省、市、县、镇、区、乡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全国文化馆、站事业四年来有很大发展》, 1954124日《人民日报》。它们配合土改、镇反、抗美援朝、爱国增产和爱国卫生、“三反”、“五反”、普选、宣传婚姻法、保卫世界和平和中苏友好等各项运动,通过放映幻灯,举办各种展览、讲演,组织黑板报、读报组、广播收音、工农业余剧团演出、通俗书刊流通阅览以及群众的各种文化技术学习,对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做了广泛的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宣传了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广大人民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劳动热情和科学文化水平,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2职工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工人俱乐部和工人文化宫是建国后我国开展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和组织方式。建国后,党和政府继承了革命老区领导职工俱乐部工作的经验,同时参照苏联建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工人俱乐部和工人文化宫,把它们作为开展职工社会主义教育和进行文化娱乐的主要场所。1954年,全国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共有12376个,到1958年发展到31604个,有力地保证了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3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农村俱乐部的兴起和繁荣中。我国的农村俱乐部是在1953年随着农村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而兴起的。到1955年,已有62000多个农村业余剧团,3000多个农村俱乐部。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小型吹歌会、快板队、歌咏队等农村业余文化组织。《进一步开展群众文艺活动》,195543日《人民日报》。到1956年,全国农村俱乐部发展到了30万个!农村俱乐部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民自我教育自我娱乐的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组织,对于宣传党的政策,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是在特定的时期采取特定的措施快速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4军队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军队群众文化事业的开展,主要是通过军人俱乐部来组织实现的。军人俱乐部是军人的群众性文化组织,它对军人进行文化教育和开展文艺、体育、卫生活动,是军队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制定并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队俱乐部工作条例(草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俱乐部工作细则(草案)》,要求全军普遍建立和健全连队俱乐部和团俱乐部,并按照《条例》和《细则》的各项规定试行。这两个法规的出台,使得军队俱乐部工作的开展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军人俱乐部在开展军队群众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群众艺术馆事业的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