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技术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就把科学技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依靠科学技术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共识。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实现工业化必须借助技术革命的成果——机器。由此确立了以科技为内涵,以机器为支撑,以发展生产为目的的工业化取向。1953年,毛泽东在制定“一五”计划时强调,“要学习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并且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毛泽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革命作用。1963年12月,他在听取聂荣臻汇报第二个科学技术规划时响亮地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毛泽东认为:“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毛泽东文选》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3页。正是基于此,他多次提出要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到技术革命上去,向地球开战。1957年3月,他在南京、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说:“现在是处在这么一个变革的时期: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作斗争,由革命到建设,由过去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和后头的社会主义革命到技术革命,到文化革命。我们国家要建设,就要有技术,就要懂得科学,这是一个很大的革命。没有这样一个革命,单是政治改变了,社会制度改变了,我们国家还是一个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还是一个手工业、手工技术的国家。为了这个,我们就要进行一个文化革命。” 转引自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47页。这些精辟的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提供了理论指导。
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1954年,周恩来曾把“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上,提出了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形成了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比较完整的表述。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9页。的战略目标。“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建设现代的科学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指出:“所谓建设,也就是技术革命。”只有完成了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才会繁荣发达,中国才会变成一个强国。
人民民主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又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毛泽东指出:“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使无产阶级能够和广大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行民主专政的可靠保证。”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92页。他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第一个原因已经基本解决了,第二个还没有彻底解决,“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341页。毛泽东反复强调技术革命的战略意义,渴望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8年1月,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表达了这种心情:“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以便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英国。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使我们至今还处在一种被动状态,精神上感到还是受束缚,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得到解放。”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1964年12月,周恩来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起草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应当更有信心用比较不太长的时间,赶上科学技术先进国家的水平。”毛泽东认为,只讲“赶上”还不行,还要讲“超过”。于是把这句话改为:“我们应当更有信心用比较不太长的时间,赶上和超过科学技术先进国家的水平。简单地说,我们必须用几十年时间,赶上和超过西方资产阶级用几百年时间才能达到的水平。” 转引自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5页。
二、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措施和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