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邓小平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思考与探索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武市红    来源:国史网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三、对农民出路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从支持社办企业到倡导工业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调整农村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把农村人口尽可能多的转移出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这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共同规律,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的路子。

  “大跃进”期间,毛泽东提出了在农村发展工业,加速农村的工业化,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的设想。他指出,我国有一个特点,人口有六亿之多,耕地只有十六亿亩之少,不采取一些特别的办法,国家恐怕搞不好。农村人口要减少怎么办?不要涌入城市,就在农村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将来达到一半劳动力搞工业,这样我们的国家就像个样子了。《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上卷,第197页(内参未出版)。对于“大跃进”期间兴起的人民公社社办企业,毛泽东评价为“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

  邓小平高度重视农业工业化问题,指出:“中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不仅是农、林、牧、副、渔,还要搞工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收入,才能适应农业机械化的需要。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只知道种粮食、搞副业是不够的。”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邓小平还把农业工业化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农业最终是要工业化的”。

  为实现农业工业化,邓小平提出了许多非常具体的设想。他支持社办企业,认为它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建议“社队企业还要因地制宜地从各方面打主意,搞多种经营,如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工业,乃至出口外贸产品等,都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多搞一点。” 同上书,第653页。他还提出,“所谓农业走工业化道路,就是本身要搞很多新的行业” ,“农产品增加了,就跟着发展各种农产品的现代化加工工业”。 同上书,第381页。国营农场“不要只搞粮食,要变成工农联合企业,搞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改造。农场可以搞种子基地、种子公司,国家收购它的种子,拿去供应其他地方。农场还可以搞肥料工厂,搞大的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搞蛋品、奶品、肉食加工。” 同上书,第375376页。

  在邓小平对中国农业工业化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改革开放中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他提供了新的思路。“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剩下的劳动力怎么办,我们原来没有想到很好的出路。长期以来,我们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每人平均只有一两亩土地,多数人连温饱都谈不上。一搞改革和开放,一搞承包责任制,经营农业的人就减少了。剩下的人怎么办?”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同上。。邓小平看到乡镇企业每年都是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率,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50%的人的出路问题。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

  邓小平,对乡镇企业给予了热情支持和鼓励,使其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迅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邓小平还从理论上对乡镇企业的发展加以概括和总结,将其确立为我国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转移了一亿三千万农业富余劳动力,中国农村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