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毛泽东理论问题指示平议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程中原    来源:国史网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二、理论问题指示的主旨和做出理论问题指示的背景

  关于毛泽东理论问题指示的主旨,邓小平讲得最为简明扼要。他说:毛主席最近有三条重要指示,一条是关于理论问题的,要反修防修。《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是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出现世界性反共浪潮以来,萦绕在毛泽东心头,反复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先后采取了全党整风,提倡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农村“四清”、城市“五反”……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办法。当他认为中国出现了修正主义的时候,又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理论问题指示是在“文化大革命”进行八年之后,在当时形势下,总结“文化大革命”经验教训,进一步思考这一问题的结果,是毛泽东“反修防变”理论与实践的继续和发展。

  毛泽东当时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简而言之,就是结束“文化大革命”。1974年8月,毛泽东发表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八年。现在,以安定为好。全党全军要团结。”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以为找到了一种好办法,可以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群众揭发我们的黑暗面,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夺回来。可是,实践证明,这场政治运动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没有“乱了敌人”却“乱了自己”,因而,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对“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严重错误,毛泽东始终未能大彻大悟。没有认识到这是一场由他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但是,毛泽东本人首先识破了林彪集团企图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机智地领导粉碎了他们策动的反革命武装政变;也是毛泽东首先识破江青集团借开展“批林批孔”之机,进行篡权活动,揭露了他们的野心和分裂活动,宣布他们是“四人帮”。毛泽东虽然坚持在全局上肯定“文化大革命”,但是,他从实践中还是清醒地认识到了“怀疑一切”、“全面内战”的严重错误,并力图进行纠正。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清查军队高层领导干部告一段落的时候,毛泽东发出“安定团结”的指示,决心结束“文化大革命”。在这时候,他面临的问题是,在不再采用“文化大革命”这种非常办法的时候,在不搞政治运动的正常情况下,怎样才能防修反修呢?应该怎样来防止和平演变、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呢?毛泽东在进行人事安排的同时,做出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就是对在正常状态下怎样反修防变这一问题的回答。

  三、理论问题指示内涵评析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