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表现为一个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是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的思想起点和理论来源。邓小平说过:“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91页。。今天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温这篇历史文献,可以看到它蕴含着宝贵的科学发展思想,为我们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论十大关系》注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的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思想,在《论十大关系》中已显露端倪,这就是注重经济社会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论十大关系》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当处理好的十方面关系。这十方面关系基本上涵盖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当时党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就已注重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十方面关系包括: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关系;是与非的关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毛泽东提出要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但如何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显然不是单纯发展经济就能解决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相应地解决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点,在毛泽东的头脑中是非常清楚的。他在《论十大关系》中说的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走了弯路,我们要引以为戒,少走一些弯路,就包括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发展道路来看,经济和社会二者的关系处理得是比较好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一方面抓国民经济的恢复,大力发展生产;另一方面抓紧巩固新生政权、整顿社会秩序和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使恢复时期的任务在较短时期内得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一方面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另一方面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起来。《论十大关系》同时提出经济社会方面的十大关系,不是偶然的,而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经济社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延伸,毛泽东说我们“少走了一些弯路”,内含着对我们自己发展经验的肯定。
从实现科学发展的意义上说,《论十大关系》思想的亮点更为集中地体现在它对经济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这主要就是经济发展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搞好协调。毛泽东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无疑是符合国情的战略选择。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1952年现代工业在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只有355%。毛泽东曾形象地说过,现在我们只能造桌子椅子、茶壶茶碗,能种粮食,磨成面粉,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而有效地得到改善,社会主义制度就会缺乏巩固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此,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将重工业作为发展重点。从1949~1955年重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如以1949年总产值为100,则1955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产值指数分别为1702、3107、540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73页。“一五”时期,我国参照苏联经验,走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但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处理好重工业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一五”期间,农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和重工业产值的平均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129%和2545%,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66》,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60页。三者比例大体合适,但在1956年也出现了不够协调的苗头,就是基本建设规模过大,国民经济某些部门出现齐头并进和急于求成的倾向,造成经济关系紧张。而当时国家一些部委并没有能够处理好这种关系,在编制“二五”计划时,工业投资中,重工业投资占915%,轻工业投资只占85%,重工业与轻工业投资比例为11∶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74页。如果照此执行,将会出现比例失调,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轻、重关系是经济关系中的首要关系,《论十大关系》首先论及的就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在处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上,我们比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做得好,主要是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稳定。但是,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以更好满足人民的需要,更快地增加发展重工业的资金。不久,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把农、轻、重关系提升为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指出:“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这一思想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的发展道路,即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发展道路。
《论十大关系》的协调发展思想是一种系统性思想。就经济关系而言,它包括五方面关系的协调。从今天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这种系统性协调思想,可以获得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之不可分。科学发展思想是一种系统发展观,认为只有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子系统都做到协调发展,经济社会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论十大关系》的全面发展思想,正是建立在这种协调发展思想之上的。仔细研究毛泽东所阐发的五方面经济关系,可以看到这其中讲的都是要搞好各自内部的关系协调问题。农、轻、重关系已如前所述。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毛泽东认为我国沿海和内地的工业布局不合理,沿海省区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却集中了全部重工业的70%。为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他提出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但要发展内地工业,就要充分利用沿海工业的设备能力和技术力量。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上,毛泽东认为国防不可没有,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低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上,毛泽东指出,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他主张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这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要求合作社同农民的关系要处理好。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合作社、农民各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得适当。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毛泽东主张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这些方面各自的内部关系如果都处理好,实现自身的协调发展,就有利于相互间关系的协调,进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和全面发展。当然,就经济关系中的具体内容来说,不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但重视协调的系统性、以系统性的协调来促进全面发展的科学思想却反映了规律性认识,是我们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的。
二、《论十大关系》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