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毛泽东继续为党、国家和各族人民立下了重大的功绩,也有重大的过失,但总的是功大于过。只说“有过”,颠倒了功与过的关系,背离了客观实际,有蓄意否定《决议》确立的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的政治企图。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谈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时指出,这个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是,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建国以后,党和毛泽东立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伟大长征的新起点,按其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定下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新民主主义,第二步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内在逻辑,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乘胜前进。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又有了一系列重大的发展,毛泽东又立下了一系列重大的功绩。这些发展和功绩,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点,即党和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实践成果和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理论成果。
党和毛泽东领导革命和建设,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实践具体包括:
建国后的头3年,围绕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胜利完成繁重的社会改革任务,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做准备。特别是其中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决策和胜利,是振国威、扬军威,力争新中国的大国地位,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一大成功之举。
1952~1956年的4年,围绕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党和毛泽东提出契合中国实际的,把革命和建设结合起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步骤和措施,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加上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同样取得了重大成就。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的10年,围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总结已经积累的经验,制定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决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完全有理由说,“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04页。这就令人信服地说明,这个期间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丰硕成果,为后来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国后至“文革”前的17年,党和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是有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的实践。这种实践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同时又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又在这种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些成果集中于《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4部名著。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思想,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不仅提出了上述重要思想,而且对各级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做好领导工作,如何提高领导水平,从领导思想、领导原则、领导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指导和启示意义的重要观点。这些重要观点,包括关于“既要学会政治领导,又要学会业务领导”等观点。学习和掌握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工作,无疑是大有益处的。《毛泽东与当代中国》(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3页。
众所周知,建国后的前17年间,党和毛泽东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是复杂的,路径是曲折的。这种复杂性、曲折性的基本内容,反映在中国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既有大步的前进又遭遇到大的挫折,毛泽东的决策和实践既有大的成功又有大的失误。这些挫折和失误,主要表现在:在党整风过程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党的领导,对这种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05页。。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对中国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06页。导致这种复杂情况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思想认识也是正确的同错误的相伴。他用来指导实际工作的思想,在有的时候、有的问题上是正确的,有的时候、有的问题上是错误的,或者正确和错误二者兼有,只是在有的时候、有的问题上以正确为主,有的时候、有的问题上以错误为主。但是在这一时期,不论是毛泽东领导革命和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中的失误,或是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同上述的功绩比较,功绩是“主导方面”同上书,第805页。,过失是非主导方面,功大于过。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