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出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建国以来,毛泽东一直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来抓。1950年6月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的报告中,就提出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1956年在中共八大会议上指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在八大期间会见意大利共产党代表团时,特别指出斯大林肃反扩大化的根源是国内阶级斗争已经很少的时候仍找对象,大批捉人杀人,不懂得这时必须转到用和平的方法来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经过他主持修改定稿的八大决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明确提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提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75页。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否则,挨打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会丢掉政权,开除球籍。
正是基于对生产力重要性的认识,他多次提出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57年3月20日在南京讲话时指出:“现在的中心任务就是建设”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1958年1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指出:从今年起,要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技术革命中去。从1958年1月至1959年7月,毛泽东召开一系列会议,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仍然在思想上要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1958年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把“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规定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任务。1959年10月在接见拉丁美洲十七国共产党代表团时说:今后十年或二十年内主要精力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1960年至1965年贯彻调整方针时,党的中心工作仍然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八届十中全会上他虽然错误地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但在同一讲话中仍然指出要把当前的经济调整工作放在第一位,不要因阶级斗争而干扰了这项工作;直至1964年“四清”运动,还把是否增产节约作为搞好运动的标准之一。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这一思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坚决纠正了毛泽东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做法,大声疾呼立即停止“文革”中奉行的“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及时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政治运动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正是这个经济建设为中心,构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核心。
三、首创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