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毛泽东和他的亲密战友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相继逝世后,历史把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课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一是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是如何根据国际国内条件的变化和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特别是如何正确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和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这是毛泽东逝世以后我们党遇到的一个全局性的、紧迫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新时期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始终高度关注这个重大问题。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对这两个历史课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党和国家摆脱“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进行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中,用极大的精力来解决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他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我们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事业推向前进。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晚年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邓小平坚决地批评了借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从根本上否定毛泽东、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倾向。他说,正是因为我们遵循毛泽东思想,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不仅今天,而且今后,我们都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他尖锐地指出:“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评价不恰当,老工人通不过,土改时候的贫下中农通不过,同他们相联系的一大批干部也通不过。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对于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不能写过头。写过头,给毛泽东同志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8、301~302页。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观点,成为由他亲自主持起草并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本思想。江泽民指出:“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坚持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同时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随着国内局势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越来越显示出这个重大决策的魄力和远见。”1997年2月26日《人民日报》,第1版。1993年12月,江泽民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大会上讲话,2003年12月,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都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重要贡献,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艰苦探索和重要成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有关论述,为我们正确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依据。
参加本届年会的论文共计85篇,其中入选论文74篇,特邀论文5篇,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推荐论文6篇。与会论文本着上述指导思想,从多方面研究和阐述了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我想着重从五个方面对本届年会论文作一概括和总结:
第一,毛泽东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命题和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