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毛泽东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命题和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创建新中国的一条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坚持这一正确的思想路线,探索和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又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命题和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反复强调要反对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东北师范大学吴敏先教授和曹冬梅同志合写的《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抉择和设想》,延安大学任学岭教授和裴巧燕、康小怀同志合写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提前过渡原因浅析》,当代中国研究所王瑞芳副研究员的《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新民主主义过渡问题的理论探索》,从不同侧面阐述了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深入总结了毛泽东开创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主要经验。武汉大学熊启珍教授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认为,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他不仅提出了实现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而且阐明了它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启动了新一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成为最终实现这一结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端;他在这一探索中的失误,也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供了宝贵经验。湖南社科院欧阳雪梅研究员的《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和萧栋梁研究员的《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认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初步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了实行第二次结合的基本原则,二是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基本矛盾和战略目标等理论问题,三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具体思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王真教授的《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的科学发展思想探析》、湖南社科院史南飞研究员的《科学发展观对毛泽东统筹兼顾智慧的新发展》和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张新华教授《〈论十大关系〉的文本解读及相关文献的比较研究》认为,《论十大关系》中关于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和全面的辩证的科学思维,蕴含着宝贵的科学发展思想,它既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开端,也是科学发展思想的理论源泉。中央文献出版社李月兰副编审的《试述毛泽东20世纪60年代初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思想》,集中探讨了毛泽东倡导、部署、组织和推动调查研究,对纠正“左”倾错误、调整国民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湖南社科院王兴国研究员的《论毛泽东在思想上的创新》和湖南科技大学唐根华教授与李洪华合写的《试论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从不同侧面探讨了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鲜明理论特色。
第二,毛泽东科学阐明了人民专政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