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并取得了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工作。在取得基本胜利后即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27年间虽然受到一些挫折,但国民经济发展还是比较快的。1952~1978年,我国GDP年均递增6.5%,而同期世界GDP增长速度为3%左右。就工业现代化而言,这个期间的主要成就,一是彻底地改变了旧中国畸形的工业体系,初步建成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建立起一批初具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诸如航天工业、核工业、电子工业等。独立和完备的现代工业中的基础产业构成了相当的生产能力,特别是飞机制造、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化学工业、工业设备制造业等产业的完整配套。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23.3%上升到53.5%,农业的比重由57.5%下降到32.7%。二是主要工业产品质量和数量得到快速增长。钢产量由1949年的15.8万吨增加到1975年的2390万吨,增长了150多倍;原煤由0.32亿吨增加到4.82亿吨,增长了14倍多;原油由12万吨增加为1976年的8716万吨,增长了700多倍。三是建成了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等运输体系。
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伟大成就。为适应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生产的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在资金十分缺乏的情况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每年动用几千万人上阵,兴建了一批大中型水库,在防汛、抗洪、饮用、灌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至今仍在发挥效益。农业机械现代化有很大发展。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57年的12.1亿瓦特增加到1980年的1473.5亿瓦特,增长120.7倍;农用大中型拖拉机由1.5万台增加到74.5万台,增长48.7倍。在主要农产品产量方面,1949年到1975年,粮食产量由11318万吨增加到28452万吨,增长了1.5倍多;棉花产量由44.4万吨增加到238.1万吨,增长了4.36倍。到1977年,中国人均占有耕地比印度少14%,而人均生产的粮食却比印度高出30%~40%。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靠自力更生解决粮食问题,在当时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了不起的。
科技现代化建设谱写了辉煌篇章。旧中国科学技术十分落后,新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全国工人、农民和广大知识分子的艰苦奋斗,先后建立起一批新兴技术学科,全面推进了工业、农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一是取得了5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二是获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如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58~1970年先后研制出了第一、二、三代计算机,1970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73年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杂交水稻,1975年继美、苏之后成功回收返回式卫星;三是在学术方面取得了一批世界水平的成就。陈景润把哥德巴赫猜想推进到了“1+2”,吴仲华提出了“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在医学、地质采油等方面也取得令世人赞叹的成果。
国防现代化建设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毛泽东军事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了国防工业建设,特别是划分一、二、三线,把国防建设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是非常科学的、深谋远虑的构想。建成了诸兵种合成的军队体制,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加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发展了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防化兵等新兵种;国防科技能力不断提高,新式武器陆续装备军队。全军各种大炮的国产化水平由建国初的4%上升到97%,国产化坦克和装甲车比重由1960年的2%上升到71%,空军陆续研制并生产和装备了超音速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和地对空、空对空导弹,海军陆续生产和装备了导弹驱逐舰、护卫舰、核潜艇,等等。我国还独立自主研制和生产出了“两弹一星”,构建起中国门类齐全的科研生产配套的国防工业科技体系。从1964年到1980年,先后成功进行了26次核试验,1967年试爆了我国第一枚氢弹,1969年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先后发射导弹5次,各种卫星8次,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地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增强了自卫反击的能力,有效地保卫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从建国后到1970年的20余年间,先后击落和击伤入侵美军、台湾蒋军各种飞机86架次,击伤和击沉蒋军军舰7艘。建国后还成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的正义之战。1962年10~11月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1969年3月反击苏联军队武装侵犯珍宝岛的战斗、1974年针对南越的西沙自卫反击战,都取得了伟大胜利。这些军事斗争不仅全面地捍卫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主权,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国遏制世界战争的能力,从根本上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毛泽东同志还领导全国人民实行了对外开放。在当时我国被帝国主义封锁、包围、禁运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对外联系,与友好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开展经贸活动。特别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破了中美僵局。不久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包围,改变了被孤立的状况。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经济建设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党的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特别是提出了“双百方针”,等等。这些都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第三,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坚决认真地纠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生的各种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