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发展道路选择的研究与评价
对于建国初期的工业化道路和经济发展战略,当今学者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与视角,归纳起来,大致有下面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建国初期,政府主动选择建立了传统的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特征主要包括扭曲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以及缺乏自主权的微观企业体制。至改革开放之前,这种工业发展道路造成了产业结构失衡、技术效率低下等经济后果。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有学者认为,当初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的时候,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并非是其唯一的选择。中国政府还可以选择能够发挥中国比较优势和能够均衡发展的道路模式。Linyifu Caifang and Lizhou(2000),East Asia miracle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winter 2000;林毅夫:《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方式和绩效检验》,《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林毅夫:《谨慎对待“重化工业”热》,《商务周刊》2005年第16期。林毅夫:《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平和效率》,《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实质上是一种自觉选择的强制性工业化。这条道路的选择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12页。中国当时选择这样一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有其既定的客观历史背景和现实比较的利益分析,而且这种工业发展模式在当时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应当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武力:《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历史分析》,《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争取早日实现工业化,成为贯穿中共领导共和国建设五十年历史的基本动力。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选择是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本原因,这种战略的实施有功有过,有得有失。对于这种战略的局限性,当时党的决策者是有预见的。朱佳木:《为争取早日实现工业化而奋斗的55年》,《前线》2004年第10期;《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朱佳木主编《当代中国与它的外部世界——第一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论文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第三种观点认为,绝对的否定或绝对的肯定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将两者相互对立的观点是片面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必须看到,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两种不同战略,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特定的前提条件,也都需要付出各自的代价。从历史上看,既有采取比较优势战略从而取得经济发展成功的国家,也有采取赶超战略而取得经济发展成功的国家,反之也有采取比较优势战略或赶超战略而经济发展未能如愿的国家。一国究竟采取哪种战略更有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则取决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也要看具体政策能否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而灵活调整。鄢泽星:《试论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笔者认为,中共领导集体当时在工业化道路选择的问题上,虽然有意识形态问题的影响,但不是起决定作用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还是由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建国之初,在两大阵营日趋形成并日益对立的国际背景下,谁都不会允许有着偌大国土面积的中国以超然的态度游离于两大阵营之外,等待中国先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轻工业,并与之贸易,待中国积累一定的资本后,再辅助中国来发展重工业。况且当时的中国国内外战争的阴霾尚未散尽,内忧外患尚存,优先发展重工业,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当时中共党内占主导地位的思想。
二、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与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