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存在和覆亡,对“文化大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整个共和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研究分析林彪反革命集团,对了解“文化大革命”乃至整个国家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学术的角度观察,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对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研究有规模,少深入。目前在国内,除了少数的学者对这一课题作过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外,多数论著都浮在面上。造成这种局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宣传纪律。国内从事宣传和研究党史的绝大多数工作者都严格和自觉地遵守宣传纪律,在涉及党史的重大敏感问题上,不经允许,不随便发表个人的学术观点。第二个原因是缺乏史料基础。虽然这些年私人回忆录和采访纪实一类的作品出了许多,但一直鲜有新的档案材料支持,对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研究让人多少有些“无米之炊”的感觉。
针对林彪反革命集团问题发表的著作和论文就数量上而言,并不算太少。从学知网上查询,自1979年到2006年,全国各期刊发表的有关林彪问题的文章共有170余篇,没有被该网收录的重要论文还有一些。国内出版的相关图书有30余种。这些文章和书籍就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七大类:
第一类为领袖人物的年谱和传记
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版的年谱和传记中有许多与林彪事件有关的记载。具有代表性的有《毛泽东传(1949—1976)》(下)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周恩来传》第4册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领袖人物的传记和年谱在编辑和出版过程中都经过严格把关,这类作品的可信度等同于档案,史料价值很高。
第二类为党的重要领导人和高级将领撰写的回忆录
党的重要领导人和高级将领撰写的回忆录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比较有影响的有汪东兴的《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汪东兴:《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以下简称“汪著”)、《聂荣臻回忆录》中《关于林彪的几个问题》、李德生的《李德生回忆录》的相关章节、吴德的《庐山会议与林彪事件》吴德:《庐山会议与林彪事件》,《当代中国研究》1995年第2期。、张耀祠的《张耀祠回忆毛泽东》张耀祠:《张耀祠回忆毛泽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王海的《我的战斗生涯》王海:《我的战斗生涯》,中央文献出版2000年版。,还有通过口述整理成文的原空军政委高厚良的《“九一三”之后的林立衡暨说给豆豆的知心话》等。
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人以亲身的经历和各自的视角对林彪本人和林彪事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对人们了解林彪这个人物和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因为各自的回忆均为主观视角,难免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例如汪东兴的《毛泽东同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书在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引起了争鸣。熊向晖撰文指出:“在认真阅读之后,我感到‘汪著’中有需要探讨之处,本文提出其中之一。”熊向晖1971年时任总参二部副部长,向毛泽东汇报过总参批陈整风的情况。他提出质疑的地方主要是围绕着“汪著”中毛泽东南巡谈话中数次提到在批陈整风后,大家以为问题解决了,但毛说:“其实,庐山这件事,还没有完,还没有解决。”熊向晖:《毛主席1971年南巡谈话中的一个问题——小议汪东兴近作》,《党的文献》1985年第5期。这件事,指出“汪著”记述比对中共中央1972年发的《毛主席在外地巡视期间同沿途各地负责同志的谈话纪要》的提法有若干不准确之处。而何蜀、王年一的文章《我们对汪东兴这本书有不同看法——〈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读后》何蜀、王年一:《我们对汪东兴这本书有不同看法——〈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读后》,《炎黄春秋》1998年第8期。则对“汪著”中的政治观点提出较为尖锐的批评,认为“汪著”对毛泽东在南巡讲话中多次提及的党内十次路线斗争的提法不置可否,对曾被错误批判,“文化大革命”后早已平反的李雪峰、郑位三两同志仍然引用毛的原话加以批评以及对“九大”路线和九届二中全会六号简报等一些表述都有失妥当。
第三类为曾经在林彪身边生活、工作、与之接触过或直接参与了林彪事件调查的工作人员写的回忆文章、书籍
比较重要的有:时任空军指挥所值班作战参谋朱秉秀的文章《邪不压正——“九一三”事件纪实》朱秉秀:《邪不压正——“九一三”事件纪实》,《上海党史研究》1996年第6期。,当年林彪办公室的秘书宫伟勋的《我所知道的叶群》宫伟勋:《我所知道的叶群》,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秘书张云生的《毛家湾纪实》张云生:《毛家湾纪实》,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卫士长李文普的《林彪卫士长李文普不得不说》李文普:《林彪卫士长李文普不得不说》,《中华儿女》1999年第2期。,256号专机的副驾驶员康庭梓的《林彪座机强行起飞之前》和《林彪座机强行起飞之后》康庭梓:《林彪专机强行起飞之前》,《中华儿女》1999年第4期;《林彪专机强行起飞之后》,《中华儿女》2001年第2期。。
林彪身边工作人员撰写的书籍和文章从一些侧面直观地描绘了林彪及其家人的政治态度、生活习惯、脾气禀性和行为方式。而专机的成员则从纯技术的角度推断了256号专机最终失事的原因。这类书籍文章对了解和研究林彪这个人物和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很大的帮助。不足之处在于受到众所周知原因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只能反映出关于林彪及其家人和事件的几个侧面,不能反映更多的方面,这对全面了解事件的真相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林立果的前女友张宁也写过一本《自己写自己》张宁:《自己写自己》,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从她的角度审视林彪事件的前前后后和自己的坎坷命运。书出版后引起的关注度并不低,从行文的字里行间也能发现一些被忽略的问题。但有关专家指出书中许多叙事与事实出入较大,因而在学术界采信度不高。
第四类为纪实、传记类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