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 2009-06-29    作者:姚力    来源:国史网 2009-06-29
  字体:(     ) 关闭窗口
   基督教(新教)是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后产生的革新派,1807年传入我国。在我国的五大宗教信仰中,基督教的历史最短,而且因为它的传播是在不平等条约的掩护下开始的,一神一教的信仰又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抵触之处,所以,在相当长时间里,它并不被我国民众所接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在深入内地的传教过程中,与政府和民众冲突的大小教案不断发生。20世纪初期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和20年代的非基督化运动,一度将反抗和批判基督教的运动推向高潮。建国初期,全国信仰基督教的人数仅为70万。然而,80年代以来基督教却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信徒人数增长最快的宗教。
   一
   根据宗教部门的报道,基督教目前全国教徒人数约1,500万,比建国初期增加了20多倍。现有教牧传道人员18,000余人。教堂16,000多座,简易活动场所(聚会点)32,000多处,其中新建礼拜堂和聚会点约占总数的70%,平均每天新增6所堂点。各级神学院校共18所,已毕业神学生4000余人,受过培训的义工达51万人次。并有在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基督教主要期刊《天风》和自己的印刷厂,80年代以来印发的圣经累计2800万册。《中国的宗教现状》,中央统战部网(http//wwwzytzbcn/zytzbwz/indexhtm);赵志恩:《中国基督教的过去、现在、以及展望二十一世纪》,《金陵神学志》,2001年第3期。基督教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其动力何在?追本溯源,共和国前30年的基督教发展史,是造成这一事实的历史原因。
   第一,基督教的革新(1949—1956)
   建国初,全国共有130个外国差会,它们分属世界各国的多个教派,把持着基督教的领导权,并妄想继续以传教的名义服务于帝国主义侵华势力。割断它们同帝国主义的联系,实现“自治、自养、自传”的主张,不仅是教内爱国人士多年的愿望,更是新中国建立后,基督教的首要任务。在基督教先进分子积极倡导,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自”爱国运动广泛开展起来。
   早在1949年,吴耀宗等5位基督教代表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曾多次表示中国基督教要根除与帝国主义的联系,必须实现它早年提出的“自治、自养、自传”的原则。1950年5月,周恩来总理连续三次邀请部分中国基督教领袖座谈,一再强调“基督教最大的问题,是它同帝国主义的关系问题。中国基督教会要成为中国自己的基督教会,必须肃清其内部的帝国主义的影响与力量,依照三自的精神,提高民族自觉,恢复宗教团体的本来面目,使自己健全起来。”《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2页。他还充分肯定了中国基督教内进步民主人士对中国革命的贡献,鼓励中国基督教徒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办教会。吴耀宗等人在周恩来总理的启发下经过反复修改,于9月22日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下称《宣言》),明确提出了中国基督教的总任务是“中国基督教会及团体彻底拥护共同纲领,在政府的领导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为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和平和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9月23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全文刊登了《宣言》和第一批拥护《宣言》的签名名单,并以“基督教人士的爱国运动”为题发表社论,高度评价了《宣言》和“三自”革新运动的历史意义。这一天标志着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的开端,也因此成为“三自”爱国运动纪念日。
   1951年4月,为支持抗美援朝运动,中国基督教抗美援朝“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成立。在它的组织下,广大基督徒一方面抗议美国冻结中国在美公私财产的行经,自动断绝一切外国津贴;一方面积极为志愿军捐款,表达爱国之心,到1952年6月止,共捐款人民币27亿余元(旧币)。赤耐主编:《当代中国的宗教工作》(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第220页。这些爱国行动极大地推动了“三自”爱国运动的开展。在此期间,外国传教士纷纷回国,外国差会的驻华机构也先后撤离。1954年7月,中国基督教全国会议在北京分理会教堂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各教会,并推选全国基督教领袖139人为委员,选举吴耀宗为主席。1956年,《天风》半月刊主持了神学思想大讨论。通过广泛发表意见,教徒们对“基督教的信仰是否要求我们脱离现实?这个现实的世界可爱不可爱?……爱国和爱教(爱神)究竟有没有矛盾,有没有不可调和的冲突?……”参见陈泽民:《中国教会神学建设的任务》,《金陵神学志》1956年,第5—6期。等问题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推动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发展,促进了“三自”爱国运动的深化。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