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
发布时间: 2009-06-29    作者:余飘    来源:国史网 2009-06-29
  字体:(     ) 关闭窗口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都十分强调革命理论对保证革命胜利的关键作用。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可能有被压迫阶级,即历史上最革命的阶级的世界上最伟大的解放运动。”《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32页。对于整个革命事业是如此,对于作为革命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革命文艺事业也不例外。这就是说,没有革命的文艺理论的指导,也就不可能有革命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在我们这里,与中国国情和文艺实际联系最密切的、也是最革命最科学的文艺理论,当然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它是经过了长期实践检验的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规律的客观真理,是马列主义在中国文艺领域内的运用和发展。它主要由毛泽东所创立,又凝聚了党的集体智慧,是我们党领导文艺的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引导革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指路明灯,也是我们在文艺领域内抵制“和平演变”的强大精神武器。实践证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切光辉成就,都是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
   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为代表作的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在解放区时期的文艺论述,构成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完整体系,它推动了中国文艺的划时代的变革。它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了。这个发展,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讲话》精神的坚持和贯彻,又是对于社会主义文艺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具体说来,这种发展可以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针对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对于文艺方针、文艺作品与演出、文艺现象的阐述和评论所发表的文艺观点;第二个阶段是邓小平和党的其他领导人在新时期以来运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与解决文艺问题的论述。毛泽东、邓小平等的论述,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丰富、深化和发展,它们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等同志在建国以后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