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起来,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化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认识。邓小平在新时期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3页。提出了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原则,这对于毛泽东文艺思想,也是完全适用的。这个科学的论断,当然也完全适用于毛泽东文艺思想;它拓宽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领域,开辟了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新天地。
第二,提出了文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以下简称“二为”方向)。在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改变了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的提法,提出了文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在文艺方向提法上做这样的调整,一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从社会制度、思想体系的范畴上指明我国文艺事业的性质和方向;二是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以避免由于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狭隘理解所造成的粗暴地干涉文艺创作、违背文艺的客观规律等弊端。
为了贯彻“二为”方向,邓小平根据新的历史条件,阐明了新时期文艺的主要任务。他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我们称体现了上述要求的作品为主旋律作品。
第三,进一步阐明了文艺必须与人民紧密相结合的理论。文艺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邓小平在新时期进一步发挥了这一理论。他说:“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我们相信,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不断前进。”《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为此,他又谆谆告诫作家、艺术家一定要“虚心倾听各方面的批评,接受有益的意见”,“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这些话言简意赅、言近旨远、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第四,强化了描写社会主义新人的观点。毛泽东在《讲话》中曾号召作家、艺术家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邓小平在新时期从文艺的历史任务和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更加突出了社会主义文艺要注重描写社会主义新人的观点。他说:“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要塑造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要通过这些新人的形象,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他们从事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创造性活动。”《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第五,突出了加强思想战线,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重要意义。他明确指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违背绝大多数人利益和意愿的错误倾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运用文艺创作,同意识形态领域的其他工作紧密配合,造成全社会范围的强大舆论,引起人民提高觉悟,认识这种倾向的危害性,团结起来,抵制和反对这些错误倾向”《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这些深刻的论述,对于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广大干部群众和作家、艺术家,发挥了巨大的鼓舞和激励的作用。
总之,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0多年中,一方面继续坚持和丰富了《讲话》的基本精神;一方面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需要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和理论创造。因而,它作为充满创造活力、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正确地指导、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走向繁荣昌盛。
在新时期,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肃清了“帮文艺”的流毒和影响,帮助文艺从“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又反对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在文艺领域内的表现,批判了以唯心主义、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贵族文艺”、“精英文艺”、“拜金文艺”、“主体文艺”、“纯审美文艺”、“向内转文艺”、“非理性文艺”、“玩文艺”、“性文艺”等资产阶级文艺观,为迎来繁花似锦、万紫千红的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的局面,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我们高兴地看到: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作家、艺术家自觉地贯彻毛泽东文艺思想,创造出大量思想深刻、艺术成熟、光彩照人的社会主义文艺的精品,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