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试论80年代农村改革取得突破的几个标志
发布时间: 2009-06-29    作者:武国友    来源:国史网 2009-06-29
  字体:(     ) 关闭窗口
   二、打破单一的集体化经济模式,允许农民搞个体和私营
   在农村改革过程中,随着生产责任制的确立,部分农民的收入迅速提高,于是便提出了搞个体和私营的要求。这就在客观上提出了打破原来单一集体化经济模式的问题。打破单一的集体化经济模式,允许农民搞个体和私营,这不仅是一次观念上的革命,而且也是农村改革继生产责任制之后在结构模式上取得的重大突破。
   由于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这就为广大农民利用剩余劳力和资金去分工分业从事商品生产和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再加上国家大力开展多种经营的政策使各种专业人才发挥了专长。于是,全国各地先后涌现出大批有技术专长、有经营能力的专业户、重点户。这种专业户、重点户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集体的某一种或多种经营项目包给社员经营的;另一类是在社员家庭副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些专业户与集体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联系,有些则是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成的新的联合体。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小而专”,规模小,投资少,收效快,效益大,所提供的商品量比一般的承包户高得多,成为先发展起来的富裕户。1981年,专业户在我国农村的少数地区开始出现,1982年普遍增多,1983年迅猛发展。据农牧渔业部统计,全国农村专业户到1983年底已达农户总数的136%。专业户、重点户的发展,使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有了新的出路。沈阳市所属农村1981年通过发展专业户、重点户,安排了70多万剩余劳动力。据市属6个县(区)统计,社员畜牧养殖专业户、重点户人均收入千元以上的有46万多户,占全市农户的10%。
   针对包产到户后出现的新情况,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于4月至8月先后召开了五次农村政策研讨会。会上,对农村新出现的承包大户、雇工、长途贩运、个人购置农机、私人开办工商业、农民外出打工等现象争论热烈,焦点是如何对待农民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放宽政策,会引起两极分化,甚至导致资本主义;另一种意见认为,对私营、个体经济适当的放宽政策,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加快发展。前者的意见在当时仍占上风,但后者的意见虽然未被完全接受,可它却是当时农村经济发展现实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此期间,胡耀邦于8月5日在陕西反映养麝困难情况的材料上批示:“总喜欢办农场、吃大锅饭、赔本,为什么不搞专业户或联户养殖。”《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5期,第14页。8月10日,他又批示: “要放宽贩运政策”。胡耀邦的这些批示,对于主张搞个体和私营经济的人们是一种莫大的鼓舞,这对于进一步放宽个体、私营经济政策,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这一年里,山东省泰安专区农村专业户、重点户的冲击波,已经使农村面貌迅速发生变化。这年年底,该区各类专业户已发展到63760户,占总农户的48%;重点户已发展到1682万户,占总农户的127%。许多专业户、重点户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商品率不断上升。已出现一批每年收入超万元的农户,他们对广大群众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种小而专的生产方式,劳动生产率高且又适合中国国情,是专业化商品生产的雏形,是农村走向专业化、社会化的过渡形式。
   个体、私营经济的进—步发展,有力地说明了发展专业户、重点户,适当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方向的正确性,从而以活生生的现实打破了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就有脱离社会主义的危险,甚至导致资本主义的“左”的观念。于是,1982年年底定稿的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终于明确认定:专业户(重点户),包括承包专业户和自营专业户对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多样化经济联合都具有积极作用;允许资金、技术、劳动力一定程度的流动和多种方式的结合;允许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种养业的能手请帮手、带徒弟和雇工;允许农民个人购置大中小型拖拉机、汽车、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和小型机动船;允许农民个人从事个体商业和运输。《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中央卷)上,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4—226页。这些规定,对于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一次政策上的重大突破。
   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后,专业户、重点户以及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广大农村不仅出现了多层次、多形式或者比较松散或者比较固定的经济联合体,而且1983年还出现了一些以某项专业生产为主的专业村。这种以某种专业生产为主的专业村,在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已经普遍存在,在内地和偏远的不发达省份也陆续露头。比如,江苏省吴江县的专业村比较多;山东省西北部的聊城县,按照“从事一项或几项专业生产的农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0%以上,其专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56%以上”这两条标准计算,全县共有专业村21个,占自然村总数的23%;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户2015户,占这些村农户总数的714%;这些专业村的专业收入达32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532%。陕西省乾县,全县以种养、加工业为主的专业村已发展到115个,占全县830个自然村的143%。青海省的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也都分别出现了一些不同类型的专业村。
   不仅如此,沿海各省有些地区已经在专业村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专业乡、专业镇、专业市场。浙江温州市农村的“十大专业市场”,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例。这个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525人,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只有5分多耕地。在189万农业劳动力中,有近100万剩余劳动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在农村生产大发展的同时,农村商品经济也日益繁荣起来,先后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年产值达几千万元至1亿多元的区域性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号称“十大专业市场”。这些专业市场的产品远销省内外各地,原来传统的集市贸易式的零售市场,已发展为面向全国的批发市场,从而大大改变了当地的劳动力结构和经济结构,出现了全面发展、综合经营的新局面。
   三、破除“统购统销”,活化农村商品流通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