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略论坚持“两个务必”对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 2009-06-29    作者:危仁 黄慕亚 万红燕    来源:国史网 2009-06-29
  字体:(     ) 关闭窗口

   三、坚持“两个务必”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新特点新要求
   新时期艰苦奋斗重在创新。艰苦奋斗精神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从战争年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大力、流大汗”的精神,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凸现了不同时期艰苦奋斗精神一脉相承、与时俱进。20世纪60年代,“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创业精神,曾激励中国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西方一些人给我们戴的“贫油”帽子甩到太平洋,为我们树立了艰苦创业的光辉榜样。“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以“铁人”般的毅力从事科研,十多年吃住在生产第一线,不怕艰苦和病魔,忘我拼搏,树立了新一代“铁人”的光辉形象,“跨过洋人手,敢为天下先”。当今,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艰巨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勇于创新,敢于攻坚,保持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我们要始终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富有创新精神,坚持思想上有新解放,理论上有新发展,实践上有新创举。
   新时期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体现为自强不息、不畏艰难的意志品格。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也是新时期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精华,从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五种革命精神”、“六十四字创业精神”和“98抗洪精神”,都体现看中华民族坚不可摧、一往无前的伟大民族精神,贯穿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这一核心内容。特别是在抗击非典斗争中,我们看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进一步凝聚了党心民心,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称赞。自强不息、不畏艰难的意志品格,是我们的传家宝,要永远继承和发扬。
   新时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体现为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克己奉公,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承认追求个人利益的合理性。我们党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在这样的条件下,共产党人克己奉公还有没有价值?回答是肯定的。共产党人奉行的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自觉带头吃苦,乐于奉献,是共产党人的情怀和本色。新时期我们坚持“两个务必”,反对享乐主义,并不是要否定合理的个人利益,而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灯红酒绿面前不动摇,始终保持与人民同甘共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在为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奋斗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使我们党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广大共产党员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03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我们应当牢牢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同坚持“两个务必”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坚持“两个务必”,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坚持“两个务必”的新要求,就是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与时俱进这个关键。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科学性和革命批判精神,它不断指引社会历史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与时俱进的产物,而且其本身就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要求。同与时俱进相反,骄傲自满,贪图安逸,固步自封,势必导致停滞、倒退、失败,骄傲自满者以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对待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事物,是典型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坚持“两个务必”,这就要求我们不论取得什么样的胜利,都切不可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密切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新时期坚持“两个务必”的新要求,就是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永葆党的先进性,就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强化全党的先锋队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了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无从谈起。只有不断发展,人民才能得到更多实惠,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党的先进性才能有最可靠、最扎实的基础。
   新时期坚持“两个务必”的新要求,就是要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紧紧抓住执政为民这个本质。牢牢把握这个本质,既要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坚持“两个务必”,也对我们国史和当代地方史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国史和当代地方史研究工作者要立足于“三个代表”的基础之上,植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密切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研究和探索坚持“两个务必”的规律和经验,为资政育人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挑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