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方式指掌握、运用和巩固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权力的手段。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长期武装斗争取得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党的执政地位面临不断增强其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挑战,因此,党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其执政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完善。笔者从以下四方面对此作一归纳和简议。
一、凝聚全党智慧,推进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既是党的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前提,又是其最高成果与最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党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和政治领导,因此,党始终高度重视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智慧,推进理论创新,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保证了党的执政地位不可动摇与不可替代,是党的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灵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此开创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历史新时期。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标志邓小平理论产生。随后,在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逐渐弄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同年9月党的十四大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并从九个方面进行了完整概括,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产生。此后,经过“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学习教育活动,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并强调坚持这面旗帜“至关重要”。大会修改后的党章把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创新的理论,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作出了新判断,是涵盖诸多领域完备而又开放的科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它提出了许多个“第一次”参见逄先知、冷溶著:《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载《党的文献》1999年第1期。: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初级阶段论、市场经济论、对外开放论以及改革论、科技论、时代主题论等。邓小平理论的这种创新特质体现了一种深层次的忧患意识,即理论创新与党的执政命运息息相关。“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四’这个关我们闯不过”《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71页。。理论是党的执政行为的灵魂,没有理论创新,就没有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与完善。反过来讲,理论创新只有落实在党的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上才有实践意义,所以它又是后者抽象的集中体现。
1989年政治风波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二十世纪即将过去、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刻,江泽民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修改后的党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精神,是在和平环境中成长并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新一代领导人对增强党的执政地位的合法性资源的紧迫思考和应对。21世纪到来之际,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一些国家长期执政的老党、大党相继丧失政权。中国共产党经过80年的发展和50年的长期执政以及20年的改革开放,在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领导水平等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如何保证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中心议题。为此,党在理论创新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如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观点;关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和认识的观点;关于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相统一的观点;关于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等。这些理论创新与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与完善有着明确而针对性极强的联系,因为 “我们推进理论创新,就是为了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最终是为了使我们的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35页。
二、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实行依法治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