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当代省级志书编纂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11-10-20    作者:王晖    来源: 2011-10-20
  字体:(     ) 关闭窗口

  4华东地区省级志书工作交流会。2010年7月在浙江莫干山举行,华东六省一市志办主任和专家与会,一是交流各省做法,二是评议《浙江通志》篇目。

  (二)省级志书编纂理论著述少

  方志刊物发表省志编纂文章数量不多,专门研究省志编纂专著仅有两部,一是山东省志办王复兴主编的《省志编纂学》,1992年齐鲁书社出版。这部省志编纂专著真正谈省志的集中在《总论》第一部分省志总体设计,作者认为:“省志应采取述、记、志、传、图、表、录等综合体裁。体式有大编、中编、小编三种。”《新方志理论著述提要》,方志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一斑窥豹,从“体式”的提法便知作者是依托市县志体例说事。

  第二部河南省志办许还平、陈守强等著《省志编纂概论》,2001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提出省志三个高度,“立足于历史高度记述好宏大久远能经受住历史考验的事;立足于全省的高度集中反映本省某一行业的整体全貌;立足于省志高度使全志在体例文风详略上都如出一人之手”同上书,第133页。。这的确是编者经验之谈,对第二轮省志编纂有着指导意义。

  省级志书的理论研究薄弱,原因是省志宏观驾驭难度大,实际编纂工作基本是依托各行各业的兼职人士进行,客观存在着行业知识与修志知识两张皮,省志专业修志者对行业知识不甚了解,难以向纵深研究;高等学院的学者也对规模大涉及面广的省志望而却步;承编单位的业余修志者缺乏修志常识,兼职修志对方志理论深入不进去。因此,省志编纂常常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旷日持久,人疲马乏,队伍流动性大,急功近利,草率收兵,编纂出的首轮省级志书在质量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第二轮志书编纂应引以为戒。

  (三)省级志书编纂规范制度多

  省级志书参与者众多,仅以安徽交通志为例,一厅三局及其所辖市县交通、海事、公路等部门参与编纂者号称上千人,以此推算,省级志书直接和间接参与者逾万人。因此,这样大规模地众手修志客观要求健全编审制度。通观各省,一是都有编纂工作方案,如《北京市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方案》,2007年《中国地方志通讯》转载了《〈安徽省志(1986~2005)〉编纂工作方案》;二是都有编纂规范,如《〈安徽省志(1986~2005)〉编纂细则》、《〈天津通志〉第二轮编修工作规范》、《云南省第二轮地方志编纂行文规范》;三是都有审查验收规定,如《吉林省志书、年鉴编纂审查验收办法》、《广东省地方志审查委员会工作规则》、《〈安徽省志〉志稿编纂审定程序规定》;此外,各省还有督察办法、备案制度、资料报送制度、保密规定、人物志标准、大事记收录标准、出版印刷规范等名目的制度。这些规范制度的建设,保障了省级志书编审出版工作有序进行。

  五、省级志书编纂存在的问题

  省级志书存在的问题很多,举起大端有以下几点:

  (一)省级志书各分志断限不一致

  省级志书由于部头大,编纂周期长,先期出版与后期出版相距20余年的司空见惯,这样就造成志书断限不一。首轮志书原则上一般要求下限至1985年,编纂出版较早的1988年就出版了,基本能保持规划的下限。而到了20世纪末出版的志书,有的下限延至1998年,21世纪初出版的下限就更长了,甚至下限到2005年,整整比先前出版的相差20年。如《北京志·中关村志》,上限就在整个《北京志》下限之外。中关村科技园区是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编者认为,不修《中关村志》就不能反映北京市的科技成就,修了《中关村志》列入首轮志书系列有点不伦不类,只好在《凡例》上作为特例说明。志书下限不一,最大的弊端是给二轮续修志书编纂带来衔接方面的困难。

  (二)科技、教育、外事方面的内容交叉重复严重

  首轮志书存在,二轮志书也无法克服,即各行各业都有科研、专业教育、外事活动,各个分志都设立了专章记述。而这些内容在科技志、教育志、外事志中都有记述,比如“农业科研”在《农业志》中要记,在《科技志》中也要记,这种交叉不可避免,但一定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减少简单重复。

  (三)分志设与不设立凡例、大事记和人物志不统一

  省级志书总体上是一种(套)志书,但各个分志的规模不小,与县志篇幅相等。这样独立成志的书,有的省在分志中设立“凡例”、“大事记”,少量的设立人物传。在单册分志看来很完整,而作为一种(套)志书,就显得重复太多。

  (四)主编总纂虚设影响志书质量

  主编本是志书编纂的核心人物,主编的水平和责任心是志书质量的标志。市县志主编一般都是专职修志人员,而省志各个分志的主编,基本都是厅局长等领导人兼任,甩手掌柜,主而不编。还有几个省外聘志书总纂,外聘的基本是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等办公厅的秘书长,有的虽是社科院等学界人士,但这些人都不研究方志,让不研究方志者担任总纂副总纂,而专职研究和从事方志工作的处于尴尬位置,这种做法是对专家修志的曲解,责权利分离,外行掌门,势必挫伤内行的积极性,影响志书的质量。

  省志与市县有着许多共性存在的问题,而上述四个问题是市县志书所不存在的,唯有省级志书避免不了,克服不了,有待深入研究。

    1. 关于编纂地名志几个问题刍议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历时13年编纂完成
    3.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英名录》编纂纪实
    4. 国史研究和编纂必须重视台港澳问题
    5. 胡乔木与《汉语大词典》
    6. 新编地方志中的外事志编纂现状及若干问题探析
    7. 首轮志书记述政治运动编纂原则述评
    8. 文化“智库”:转型发展正当时
    9. 荟萃百年易学研究菁华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0. 孙中山的史学观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