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改造与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艺术与政治
发布时间: 2011-10-20    作者:陈瑞林    来源: 2011-10-20
  字体:(     ) 关闭窗口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杭州市管制委员会接管了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前身为国立艺术院),雕塑家刘开渠任校长,替代原任校长、蒋介石的浙江奉化同乡、曾经多年担任蒋介石侍从秘书并兼任侍从室第四组少将组长的美术家汪日章。不久,江丰从北京调到杭州,任第二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实际主持学校工作。许多来自解放区的美术家调入学校以改造教师队伍。1950年学校改名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以老解放区延安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和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的美术教育经验为基础,对原国立杭州艺专的教学和管理进行了改造。学院组织师生参加了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和知识分子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一系列政治运动。

  “革命化、大众化、民族化”是人民共和国初期艺术教育改造与重建的目标。人民共和国美术教学承继延安鲁艺传统,重视手工业、民间工艺、传统工艺,强调向民族和民间艺术学习。1953年,文化部组织和领导有关部门对全国的民间工艺美术进行普遍调查和搜集整理,筹备举办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全体教师参加了这项工作。年底,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在北京展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参加了开幕式。1956年,毛泽东在一次接见手工业管理局领导人时说:“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一切好的东西,搞掉的,都来一个大恢复,而且要恢复得更好一些!”他还说:“你们想办法提高工艺美术品的水平,保护民间艺人,很好嘛!措施要赶快搞,搞得快一点。你们自己设立机构,办学院,召集会议,给予有名的老艺人以学术学衔。”《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5页。同年,毛泽东在与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批评轻视民间艺术的倾向:“手工艺品的事情,请美术家请不到。对中国民间艺术看不起,这是个兴趣问题。应该逐步地引起他们的兴趣。可能一时说不通,要长期说服。”见1979年9月9日《人民日报》首次公开发表“毛泽东与音乐工作者的谈话”。由于人民共和国开展经济建设、增加外贸出口的实际需要,更由于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逐步调整,根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同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各地的美术学院在此前后成立民间艺术的研究机构,开展民间艺术的调查、收集、整理和研究,聘请民间艺人到学院任教,摆脱了以往忽视工艺美术的倾向。

  以中央美术学院为样板,建国初期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和西南地区随着大行政区的设立,成立了鲁迅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各大行政区的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学院,以及地方的美术院校和艺术院校美术系科、师范院校中的美术系一起,构建了比较完整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这种革命战争年代创办的解放区文艺学校进入城市以后与原有的艺术学院合并建立新的艺术学院,并且以延安鲁艺模式和苏联模式加以改造的方式,成为人民共和国初期艺术教育体制改造与重建的标准方式。

  建国初期,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对新中国美术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美术家以极大的热情向俄罗斯—苏联美术学习、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美术学习,美术学院尤其是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成为引进和研究苏联文艺理论的重要基地。除在报纸刊物发表苏联文艺理论的文章外,翻译出版了数量众多的苏联和俄罗斯文艺理论著作。在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17年间,苏联和俄罗斯的美术理论著作出版最多,影响最大,影响到我国艺术观念形态的塑造。苏联高等美术学校教学大纲等苏联美术教育文件、法规翻译到了中国,成为建构我国艺术教育的依据。1955年,文化部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全国素描教学座谈会,俄罗斯美术教育家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法获得了一致的肯定。以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为代表的苏联美术教学系统地引进中国的美术教育。

  新中国建立以后,高等院校、包括艺术院校原来聘用的外国教师绝大多数人离开了中国。我国采取了“派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在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大批留学生、包括美术留学生的同时,众多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美术家来到中国。当时有众多苏联文艺家应邀来到中国开设各种训练班,培训来自各地的学员,将苏联的社会主义文艺系统地输入中国。1954~1956年,北京大学开设了由苏联专家主持,学员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等主要综合性大学的教师的文艺理论训练班,起到了“请进来”的示范作用。1955年,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应文化部聘请,在中央美术学院开办了为期两年的油画训练班。1956年文化部聘请苏联雕塑家克林杜霍夫主持中央美术学院为期两年的雕塑训练班的教学。“油训班”和“雕训班”培养了来自中国各地的美术家。通过“油训班”和“雕训班”的教学,使中央美术学院逐渐走上了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西欧学院派美术教学不同的苏联美术学院教学的道路,极大地影响到了各地美术学院的教学。尤其是马克西莫夫主持的油画训练班的教学,更是透过苏联美术学院教学将正规的欧洲学院美术教学比较完整地引进中国。

  三、建国初期艺术家的思想改造

  建国初期,在按照延安经验、学习苏联模式对文艺管理体制和艺术教育体制进行改造与重建的同时,开展了艺术家的思想改造运动。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为了净化知识分子的思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来自旧社会的广大知识分子来说,思想改造运动使他们克服旧思想、接受新思想,树立为工农兵服务的新观点,适应新的时代新的生活。

  1951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开幕词,指出:“在我国的文化教育战线和各种知识分子中,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方针,广泛地开展了一个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运动,……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我们预祝这个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能够在稳步前进中获得更大的成就。”从1951年到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从教育领域扩大到文艺和知识分子活动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全国性的知识分子改造运动。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开展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从支持李希凡、蓝翎批评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开始,此后转向对胡适在哲学、史学、文学、教育学等领域中的唯心主义观点的批判。

  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邵荃麟作了题为《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向前进》的总结发言。大会总结了我国建立初期文艺工作的成就,确定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指导方针”。1954年《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报告》指出:“极大多数的美术家在党提出的美术为人民服务的号召下,批判和逐步克服了资产阶级的轻视政治、轻视群众、脱离生活以及各种形式主义的艺术倾向,认识了美术创作必须根据群众的具体生活及其进步要求为出发的这一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由此促进美术家们积极地到工厂、农村、部队中去,参加群众的各种斗争,藉以了解群众的生活和愿望,作为创作构思的基础。同时,美术家在参加群众斗争的锻炼过程中,使自己的思想感情逐渐‘工农化’了。”

    1. 试析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观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