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邓小平发展中美关系的战略思考与历史经验
发布时间: 2009-06-29    作者:宫力    来源:国史网 2009-06-29
  字体:(     ) 关闭窗口

  1977年之后,邓小平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决策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敏锐地把握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紧紧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了中国对美关系的发展。邓小平的对美政策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深入研究邓小平处理中美关系的战略思考及其实践,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把握中国外交的方向,处理当今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促成中国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

  邓小平开始介入中国对美外交并逐渐发挥作用是在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之后,而他能够对中国的对美政策发挥决定性的影响则是在1977年再度复出之后。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积极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对美关系方面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对美政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新主张和新措施。

  1978年12月,在他的极力倡导下,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确立了改革开放基本路线,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在此背景下,邓小平从世界格局和中国现代化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指导了中国的对美谈判,促使美国接受了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 ,加速完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与中国确立改革开放路线几乎是同步,这两者之间的确有一种内在的、有机的联系。

  从中国对美政策的角度来看,确立改革开放基本路线对发展中美关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邓小平认为,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在国内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形成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国际上,则要争取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的、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而要做到这一点,搞好同美国的关系是一个关键。中国的对美政策要服从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工作大局,要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邓小平还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美国的资金和技术,需要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而美国也需要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因此,邓小平在谈到中美建交问题时,强调“这确实是个大局” 。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中国领导人尽早完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决心。

  中美建交后,邓小平在中美关系中突出经济因素,中美经贸关系开始加深并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美贸易协定的正式签定,使中美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的问题获得解决,从而加强了中美经贸发展的势头。此外,在邓小平的关注下,中国与美国在文化、科技甚至军方关系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邓小平倡导的中国经济改革日益引起美国的兴趣,中美之间以经济贸易为基础的交流与合作大大促进了双边关系的全面展开。邓小平抓住时机,一再要求美国放宽对中国技术转让的限制,取得巨大成效。到1988年,中美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美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在华投资项目已累计达630个,协议金额34亿美元,占外国在华投资的14%。中美之间的科学技术合作、文化教育新闻以及军事交流有了长足的进展,两国高层的政界、军界领导人的互访也日益扩大。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就国内外局势和中国的发展战略发表了重要谈话,提出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的方针,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由于中国兴起又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使美国更加重视中国这个大市场,随之而来的是中美经济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由此对稳定中美关系大局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国又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现实的基础。随着中美两国对共同的现实经济利益认识的不断加深,中美关系渐渐走出了低谷,这就为中美两国最终建立健康稳定关系创造了条件。而中美关系的好转和国际环境的改善又使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了更多的机遇。正是由于这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使中美两国共同利益的基础,更加宽阔了。

  二、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发展中美关系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