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苏联援建以156项工程为重点的大型建设项目为中国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一五期间,苏联援助我国的建设项目达154项,习惯称156项工程。因为我们尚不清楚工业建设应先搞什么,后搞什么,各部门如何配合,因此,有些项目是我方提出的,有些是苏方提出的,经过多次磋商和反复核查调整,最后确定为154项。因为计划公布156项在先,所以又称156项工程。这154项工程,实际施工完成的有150项。
150项工程项目的构成是:军事工程企业44个,其中航空工业12个,电子工业10个,兵器工业16个,航天工业2个,船舶工业4个;冶金工业企业20个,其中钢铁工业7个,有色金属工业13个;化学工业企业7个;机械加工企业24个;能源工业企业52个,其中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各25个,石油工业2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3个。可以看出,苏联援助的工程项目的建设与投产,填补了我国工业的空白,扩大了原有工业的规模,中国从此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三)苏联贷款解决了中国急需的外汇资金
根据1950年2月14日签订的苏联贷款给中国的协定,苏联给中国3亿美元贷款,年息1%,自1950年起,分5年交付中国,用以偿付苏联卖给中国的机器设备和器材。中国以工业原料、茶叶、现金和美元偿还贷款和利息,从1954年到1963年分10年还清。不难看出,贷款的利息是很低的。正如斯大林所说:“中国因战争及经济破坏,利息轻一点。”这笔贷款比美国同期给欧洲国家的贷款要少得多,比苏联对东欧国家的贷款也要少,但毛泽东对此的说法是:“我们所以不提较多的要求是因为在目前数年内多借不如少借为有利。”尽管贷款的数额不是很大,但中国将苏联贷款集中使用在能源、原材料、机械和国防等工业基本建设的重点项目上,对缓解我国外汇资金方面极度匮乏的局面,解决经济恢复的燃眉之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苏联对华技术转让使中国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