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从总体上说,任何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有精华和糟粕两部分,但是不同的阶级对精华与糟粕的认识和态度是不同的。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所谓精华,就是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文化因素;所谓糟粕,就是对历史和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文化因素。因此,对待资本主义文化成果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和态度,具体分析应该学习和引进什么,抵制和抛弃什么。
在对待资本主义文化成果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认为外国文化一切皆好,甚至月亮都比中国的圆,应该照搬照抄西方文化;另一种认为资本主义文化都是腐朽没落的东西,拒绝学习任何东西。马克思主义者完全不是这样。邓小平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造成了严重的罪恶。资本主义文化既有精华的成分,也有糟粕的因素。我们打开窗子,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新鲜空气要进来,不可避免地蚊子、苍蝇也会进来。因此,对待资本主义文化成果,既不能一概地加以排斥而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也不能一概地加以肯定而采取全盘照搬的态度;我们一方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又要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东西。邓小平指出:“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 他强调:“中国将继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我们主要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吸收对我们有用的资金。但是,贪污、盗窃、贿赂、走私这些资本主义世界腐朽的东西决不能引进来。”
邓小平强调:“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 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认为资产阶级文化成果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反映,不可避免地打上资产阶级的烙印,对于其腐朽的东西,如绝对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等观念,要坚决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国家中一些正直进步的学者、作家、艺术家所创作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应该着重介绍。但是我们决不能照搬照抄,决不能完全移植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邓小平对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文化在我国任意流行痛心疾首。他说:“现在有些同志对于西方各种哲学的、经济学的、社会政治的和文学艺术的思潮,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是一窝蜂地盲目推崇。对于西方学术文化的介绍如此混乱,以至连一些在西方国家也认为低级庸俗或有害的书籍、电影、音乐、舞蹈以及录像、录音,这几年也输入不少。这种用西方资产阶级没落文化来腐蚀青年的状况,再也不能容忍了。”“经济方面我们采取两手政策,既要开放,又不能盲目地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更不能不对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影响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为什么在文化范围的交流,反倒可以让资本主义文化中对我们有害的东西畅行无阻呢?” 邓小平尖锐地指出,不要以为有一点精神污染不算什么,值不得大惊小怪。“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殃民。它在人民中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极涣散、离心离德的情绪,腐蚀人们的灵魂和意志,助长一部分人当中怀疑以至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思潮。”“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邓小平认为,判断引进的东西好坏是非的标准,要分析站在什么立场上,代表谁的利益,为谁说话。这是阶级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他说:“不是都拥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一些同志应当看看他们的错误言论、有害作品、低级表演在人民、在青年中间产生了什么影响、什么后果嘛。一些正直的、友好的外国人士为此而替我们担心。当然也有人叫好。在大陆有人叫好,在台湾、香港和某些外国也有人叫好。奉劝这些同志在有人叫好的时候想一想:究竟是什么人站在什么立场上叫好,为了什么目的叫好,也用实践检验一下嘛。”
邓小平认为,在资本主义文化成果中,还有许多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虽然渗透着资产阶级的剥削观念,但可以经过改造为社会主义服务。他说:“我们有些经济制度,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组织这些方面,受苏联影响比较大。这些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法、管理方法、发展科学的方法,我们社会主义应该继承。” 有些资本主义文化成果,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普遍要求,既可为资本主义利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利用。如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有些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是人类发展过程应当遵循的准则,可以吸收过来,但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改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邓小平认为,对待资本主义文化成果,还要分析哪些没有明显的阶级性,或者没有阶级性,这些优秀成果可以经过批判而为社会主义服务。他反复强调,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并没有阶级性,资产阶级可以拿来为资本主义服务,我们也可以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1977年7月23日,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要继承人类的知识,自然科学和语言一样没有阶级性,哪一个阶级掌握了,就为哪一个阶级服务。指南针、印刷术、火药,都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还不是学去用了,并且发展了。中国人很聪明。有些中国人写的东西,我们自己不知道,外国人拿去用了。” 1978年5月7日,邓小平又在会见外宾时强调:“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资本家拿来为资本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国家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 1980年8月,他在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时说:“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阶级性。” 1981年8月27日,邓小平在会见加拿大外长马克•麦圭根时又说:“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吸引外资、合资经营包含资本主义成分,但我们并不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它不会影响我们社会主义的基础。至于管理方法、科学技术,则没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资本主义在管理方面好的东西,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