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为迎接建国十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北京兴建一批国庆工程,时离十年大庆只有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广大建设者在无经验可凭借、无先例可依循的条件下,凭着冲天干劲,最终落成国庆工程 的十大建筑: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宫、钓鱼台国宾馆、北京火车站、民族饭店、华侨大厦。 将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些建筑依然发挥着重要功用。1958—1959年国庆工程给年轻的共和国所留下的,远不止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建筑物本身。
一、1958—1959年国庆工程是庆祝建国十周年的重大举措
兴建一批国庆工程以隆重庆祝国庆十周年,是1958年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决定的。一方面,届时一些国家党和政府的领袖将参加国庆十周年的活动,内外宾云集北京,需要有一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新中国风貌的建筑物,兴建一批大型公共建筑适应了建国十周年庆祝活动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建国十年来,我国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重大成绩,这将是展示党的领导的正确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时机。此时正值“大跃进”兴起,国庆工程的兴建,也是适应“大跃进”的形势,反映和展示“大跃进”所取得的成果。
国庆工程盖哪些建筑,是有所考虑的。彭真说,像国庆工程这样的大建筑,也是逼上梁山,非搞不行。要盖大礼堂,全国有2万多个公社,2000个县,但怀仁堂只能容纳1000多人,全国人代会不能每个县来个代表,礼堂把人限制住了。十年大典要来很多外国朋友,不能把他们分散到几处同时请客,让人家不能全部见面,所以要盖宴会厅。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设想,将来革命胜利了要建一个能容一万人开会的大礼堂,使党和国家领导人能够和群众一起共商国是。为了集中地把我国工农业生产状况展览一下,最初计划“搞八个展览馆,新建的七个,旧有的一个。” 新建的包括革命历史博物馆、农业展览馆、科学技术馆、解放军博物馆、美术馆等,旧有的北京展览馆作为工业展览馆。
国庆工程的建设项目从分布范围看,主要在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北京城内。这种分布,并不是随机的,它牵涉到许多重要问题。大部分建筑物都选址在城内,其重要目的就是要改变北京旧城的破旧面貌。1958年初,毛泽东指示,今后几年应当彻底改变北京市的面貌。周恩来4月14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落实毛泽东的指示,商定今后每年增加一定数量的市政基本建设投资,首先把东、西长安街建设起来。1958年6月,北京市委向中央请示展宽天安门广场。同月,《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向中央的报告》提出:从1958年起,有计划地改变北京城内古老破旧的面貌。
建国以后,从中央到北京地方,都为改变首都城市面貌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在北京进行的国庆工程,并不单纯是为了庆祝国庆十周年,它包含着中央改变北京城市面貌的战略意图。建国已经快10年了,而北京的房子主要盖在了郊区,城内的面貌基本上没有改变,必须有重大的推动力才能使北京的破旧面貌有根本性改变。国庆工程从筹备起,北京市就表达了对改善北京都市面貌的期待。万里在北京市国庆工程动员大会上指出:北京市要通过国庆重点工程,还有配套的供电、供水、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搞出一批优秀的建筑,改善市政公用设施条件,改变首都的面貌。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庆工程是改变北京城市面貌的一个重大契机。
二、国庆工程是建国以来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