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注视台海局势,以“文攻武备”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总方略。90年代以来,台海局势趋向复杂化和紧张化。李登辉接掌台湾政权后,逐步暴露出其“台独”本性,散布了大量分裂言论,促成以“台独”为指向的民进党上台,造成台湾岛内民众对“一个中国”的认同出现严重偏差,台湾问题成为影响和冲击我国战略机遇期的各种因素中最危险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密切关注台海局势,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定地开展反“台独”斗争,以“文攻武备”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总方略。“文攻武备”的总方略党中央和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科学战略指导思想,是应对台湾问题的两手准备,体现了和平统一和武力解决的辩证统一关系。文攻,就是要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它包括运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种手段。武备,就是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运用军事斗争的各种形式和手段。文攻是为了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景,为此需要以武备相配合。武备工作做得越好,就越有可能争取到和平统一的前景。因此,决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原则。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也阐明了“文攻武备”的总方略。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郑重呼吁并建议,两岸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先进行谈判,只要遵循一个中国的原则,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在大陆方面积极推动下,1998年10月举行了汪辜会谈,就两岸对话交流达成多项共识。然而,这种和平统一的进程却遭到李登辉、陈水扁等人的阻挠和破坏,台独势力更加嚣张,这就使台海局势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突变性。不论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必须坚持“文攻武备”的总方略,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图谋,努力推动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处理好中美关系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90年代的中美关系跌宕起伏、一波三折。1999年5月,美国政府允许台湾领导人李登辉以私人身份赴美访问。同年5月8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空袭中,轰炸中国驻南使馆,致使馆舍毁坏、人员伤亡,制造了外交史上罕见的严重事件。2001年4月1日,美军侦察机又违反飞行规则,在中国南海沿海上空撞毁中国一架军用飞机,中方飞行员罹难,并违反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未经许可而擅自闯入中国领空,降落中国机场。这三起事件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并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对此,中国政府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和严正交涉,迫使美方承认错误并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对于中美关系中的突发事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基本立场和态度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同时妥善处理好两国关系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中国方面一贯用战略眼光和长远观点来审视中美关系,坚持以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为基础,主张按照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精神,正确处理两国间的分歧,积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1995年10月,江泽民在美国纽约会晤克林顿总统时提出处理中美关系的16字方针,即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1997年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将致力于建设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方面十分重视并积极发展中美关系,但在事关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重大问题上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并同美国霸权主义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始终把国家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推动中美关系朝着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对中美关系中突发事的妥善处理,反映了我们党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以及善于掌握处理国际事务主动权的能力。
20世纪90年代前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能够领导全国人民成功抵御执政风险,并形成和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说明我们党在政治上更加走向成熟,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化和更加自觉,也反映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驾驭全局的丰富经验和卓越才智。在新世纪我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历史征程中,将面临着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这要求我们坚持和发扬党在90年代抵御执政风险的历史经验,在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作者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