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朱书缘)今天上午,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管的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同志共同参会。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宜勇以《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全面促进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在会上发言。 杨宜勇说,过去我们党的文件都讲过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但是据我的印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4年来,第一次提社会体制改革,我觉得它有划时代的意义。把社会体制改革和过去我们讲的习以为常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并列了,但是还没有全方位地破题,社会体制改革干什么。但是我觉得社会体制改革在今天来讲与经济体制改革同等重要,甚至比经济体制改革更加重要。因为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框架都完成了,完善了,社会体制改革还没有开始。 社会体制改革改什么?我讲几个命题。 第一,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协同治理是世界潮流。现代政治学认为,我们现在讲维稳,为什么维而不稳呢?因为我们就是政府组织和企业,经济组织很发达。但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三足鼎立,三个足,一个鼎,至少三个足,我们就缺一个,社会组织这个足。政治学就说,一个成熟的社会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三种力量均衡的社会。为什么我们想两个足你想维稳,能维稳吗?缺少一个足。所以,我们要增加一个合理的足。上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都强调,社团发展的重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任务的基本完成,社会转型、社会体制改革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 第二,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同等重要,是创新管理和社会组织的重要力量。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取得巨大的成就,34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全球一枝独秀,是什么?党领导的好。这是对的。社会领域,党领导的不好吗?关键是说,我们可能有些地方缺失了。就是说我们过分注重了经济组织的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不仅仅是政策好,不仅仅是党领导的好,关键是经济组织改造基本成功。把国营企业改成国有企业,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工商联前不久开会,2000年,我们的民营企业300万个,2006年我们的民营企业590万个,2011年我们的民营企业1039万个,不算个体户。所以,民营企业是经济组织的力量,我们培养了一种组织,社会体制改革就是要培育社会组织。如果组织方面不创新,社会体制改革也很难到位。 第三,社会组织可以承接基本公共服务,成为政府的有力助手,但是政府必须向社会组织普遍购买服务,现在很多地方在建设枢纽型的社会组织,甚至很多退休干部马上回去到地方上,比如沿海地区,自己搞一个社会组织,NGO,截留各地各省的钱,没有普遍,只有少数。比如说当地社会组织里面,现在大概是有300万个,据说,但是登记的只有40几万个,40几万个里面,能够享受到政府的、党的、财政的阳光雨露的可能只有10%,所以现在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间也出现腐败了,这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能说只给少数社会组织。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间,现在已经出现腐败的苗头了。是我们要引以为重视的。 第四,社会组织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社会创新,而且有利于社会民主政治的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来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社会组织体系。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基层民主的活力和社会自治的功能。社会组织内部也是一种民主的演练的场所。社会组织而且有利于规范集体行动,增强集体行动,达成理性目标的有效性。我们不是怕集体行动,你说现在有的地方,有些企业职工一到市委、市政府门口一静坐,我们就怕得不得了,怕什么?让工会和企业家协会谈,他们的问题,他们是说要涨工资,有基本合理的诉求,他不是说反政府,也不是反党,你怕什么?你要把他们捏在一起谈,必须把老板叫来谈,是这样一种心态。所以社会组织,实际上也起到和政府的防火墙的作用,和我们党委之间建立一种防火墙。 第五,加强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规范和保障。十八大报告说,原先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后面又加了一个法治保障。法治保障不能光说,我们说不能光戏说或者话说改革,也不能戏说、话说法治,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抓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组织法,就像过去我们研究企业法、公司法一样,这就是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经验,那也启示我们要加快社会组织的立法,是我们社会体制改革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我们不要害怕社会组织,我们加强对社会组织党的领导,事后我觉得可以形成一个社会组织自治和与政府组织共治的良性局面,可以起到为党委分忧、为政府分身、为百姓解难。最终由我们现在的所谓的由社会管理,实际上是社会控制向社会治理一个彻底的转变。 最后,杨宜勇说:“我深刻地感到,今天改革和革命在赛跑,看谁跑的赢。所以我们现在不能光话说改革,我们今天不仅只能停留在宣誓要改革,现在是要抓紧设计改革和践行改革的时候了。十八大开完之后,我觉得,空谈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