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十八大精神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这样,才能深刻认识十八大精神,才能有助于我们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宏伟事业做得更好。 一、十八大的主题与十八大报告的主线的关系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主题和主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讲的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主要是就从现在开始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段时间而言,而主线是讲可持续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2020年,而且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这一联系与区别,是党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纲领的联系与区别。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之路;是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之路;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奋力开拓、推动社会主义走向振兴的求索之路;是以建设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为发展的立足点、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社会发展之路。从广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可以把以上表述称之为党的基本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的发展。在现阶段,社会主义道路在具体内容方面也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二是坚持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人人起来负责,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三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四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和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坚持对外开放,扩大交流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进步的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但不直接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根本目的和完成祖国统一等问题上有着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阐述,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不断改革、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正确理论。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建立和形成、改革开放时期逐步丰富和完善的崭新的社会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特点和优势;是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宪法》总纲第一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制度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之下,有经济、政治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及体制等,是包括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相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总之,道路、理论、制度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不能代替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能代替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不能只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讲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也不能只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尽管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其性质与历史上已经有过的其他社会形态有着本质区别,与社会主义的中高级阶段有着共同的本质特征,只不过其发展的程度与水平不同而已。它的性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正因如此,十八大报告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既有适应该阶段的最低纲领,也有一以贯之统领各个历史时期最低纲领的最高纲领,即共产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必须始终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在当代中国,只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够指引我们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应对世所罕见的挑战,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舍此没有别的主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 我国当前最大的现实国情,就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之前贯穿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高级阶段在内的我国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只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特定时期和初始阶段。有必要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任务中,要有包含和超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明确其联系和区别,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二是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是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新中国前30年艰辛探索的关系 新中国前30年当然有失误,甚至出现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曲折,这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但也取得巨大辉煌的成就,这同样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正因如此,十八大报告认为:新中国“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仅从经济上说,新中国建立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从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至1949年对外共签订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列强直接间接掠夺了我国大量有形和无形财富。新中国一成立,帝国主义列强又对我国实行严酷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美国对我国的技术禁运项目比苏联、东欧国家还要多出500多项。就是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新中国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研发出“两弹一星”,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成一大批国计民生所必需的基础设施,排除种种干扰加入联合国,打破外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我的严重封锁,跨入大国行列。我们不能把前3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艰苦奋斗与后30年的改革开放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与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关系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这一本质规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内容。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现阶段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最为根本的制度保证,是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经济基石。如果失去了公有制主体地位,贫富悬殊则无法解决,两极分化则必然出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则根本无法达到,党的执政地位必然丧失,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必然倾覆。我们既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又要坚持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这是一条大原则,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七、把握“八项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这八项基本要求。十八大报告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坚持“八项基本要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展开。但它是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指导下形成的,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同时,我们还需要明确,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我们所要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是灵魂和方向;我们所要坚持的改革开放如同“八项必须坚持”中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方式,是保证灵魂和方向得以体现的办法和举措。 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系 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一个新水平。十八大报告还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的建设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何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值得我们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告诫全党:“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现在,我们要搞好“五位一体”,首先要用改革创新精神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好。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政治保证和根本政治前提,是确保“五位一体”正确方向和造福人民、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坚强领导核心。不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五位一体”就搞不好,甚至会走上邪路。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何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