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学界热议
刘新刚:深刻把握“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
发布时间: 2021-11-22    作者:刘新刚    来源:光明日报 2021-11-22
  字体:(     ) 关闭窗口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面向新时代新阶段,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全面领会、自觉运用这条历史经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努力开辟理论创新新局面。

  首先,需强化理论创新的自觉意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也是一部理论创新意识逐渐增强的历史,我们党经历了从学习马列主义经典、学习苏联经验,到形成强烈理论创新自觉意识的艰辛历程。百年来,每逢重大历史关头,这一理论创新自觉意识就越发彰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发挥理论创新自觉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挥理论创新自觉性,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挥理论创新自觉意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把握这一逻辑,新时代理论工作者也应当培育理论创新自觉性,增强胸怀两个大局的自觉性、主动性。

  其次,需践行理论创新的方法路径。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路径。关于这一方法路径,我们党的认识与理解一脉相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对其都有过论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此次全会通过的《决议》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将这一方法路径表述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践行这一方法路径,理论工作者要扎根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最终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再次,需加强理论创新的组织体系。在延安时期,我们就发展起来了比较系统化的理论创新组织体系,比如,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为代表的学校组织,以《新中华报》《解放日报》等党报党刊组织,以抗日战争研究会、延安新哲学会为代表的学术团体组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形成了领袖人物和理论工作者联动的理论创新格局。改革开放后,理论创新组织体系也一直有力地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工作。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激荡,对理论创新组织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党校建设、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理论工作者应以此为基本遵循、行动指南,积极为新时代理论创新贡献力量。

  最后,需开辟生动活泼的理论创新工作格局。百年奋斗,我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深入考察可以发现,每次飞跃都是以形成生动活泼的理论创新工作格局为重要表现形态的。第一、第二次理论飞跃,都带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理论创新成果多、理论原创性强的生动局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所产生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是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整体性原创贡献。面对这一理论创新形势,广大理论工作者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立足新时代的发展实践、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党的整体性理论创新与理论工作者理论创新相统一、立足中国进行理论创新和为人类作出理论贡献相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统一,创造生动活泼的理论创新局面。

  (作者:刘新刚,系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