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刘焯华在澳门立法会担任议员20多年,今年10月成为新一届立法会主席。对比澳门回归前后的立法经验,他说:“回归祖国后,澳门居民真正把自己当成了主人。”
立法会议员参与积极性高了
刘焯华介绍,回归前,澳门是双轨立法。除了立法会,总督也可以制定法令。“立法会通过的法规不到30%,总督制定的多达70%。”回归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赋予立法会的立法权大了。刘焯华说:“立法会议员参与的积极性高了,居民说话也多了。”
2000年,立法会根据基本法制定了质询、辩论及听证规则。刘焯华说,“立法会有监督政府的职能,可以就公共利益问题进行辩论,这是回归前所没有的。议员数量也增加了,回归前澳门有23个议员,8个直接选举、8个间接选举、7个由总督任命。2001年,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各增加2名;2009年,直接选举再增加2名。”
刘焯华介绍,10年来,澳门立法会共通过120多部法律,有关民生的立法增加了。
保护国家就是保护澳门
回归10年,澳门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妥善处理行政、立法与司法的关系。刘焯华说,立法会通过立法监督,来体现行政主导、行政与立法之间的配合和制衡关系。
他举例说,今年年初,澳门按照基本法第二十三条通过了《维护国家安全法》。“当时,无论是特区政府、立法会大部分议员,还是澳门各阶层社团,意见比较统一,就是这部法律要制定。因为保护国家安全,也是保护澳门安全,保护澳门居民安全。如果有人在澳门搞颠覆国家的活动,对澳门也是伤害。”
刘焯华介绍,“问题在于如何立法。在这个过程中,特区政府与立法会配合得很好。特区政府先就法律内容向社会各阶层咨询,立法会议员也在其中。他们预先了解内容,可以及早提出意见。当时,大家分三方面提出,一是立法须按基本法规定,不能超出,也不能减少。二是要参考回归前相关规定,同时要向社会说明,以前也有这样的法律,回归后废掉了。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维护国家安全问题,澳门也不例外。三是如何在维护国家安全与保证居民基本权利间求得平衡。据此,立法会先通过一些渠道与政府沟通,提出意见,政府提案前先做了修改。提案后,对于法律细节,特区政府也听取了立法会的意见,做了相应修改。因此,这个法律最后在立法会高票通过,在社会上反应也非常好。”
国家对澳门非常关心
刘焯华是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澳门团12位全国人大代表之一,刘焯华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一个建议让澳门人冬春季喝上了甘甜水。
刘焯华说,澳门与珠三角的居民都喝珠江水。近年来,由于冬春枯水期珠江口海水倒灌,澳门人就要喝咸水。“2004年两会,我们提出建议,希望国家能帮助解决澳门及周边吃水问题。2005年,在水利部的调度下,上游水库放水冲压咸潮,让澳门人喝上甘甜水。这不但影响上游发电,还要赔偿江边菜农的损失,中央政府做了很多工作。”
“2006年两会,我们提出建议希望可以长远解决这个问题。全国人大把这个建议作为当年重点办理的建议之一。国务院很重视,水利部连续3年都到我们代表团听取意见。经过各方研讨,最后确定短期、中期、长期解决方案。作为短、中期方案,水利部把珠澳取水口北移20公里至平岗,延长了珠海和澳门在枯水期能抽到符合质量标准的淡水时间。长期方案则在广西建大藤峡水库,届时就可以彻底解决咸潮问题。目前,工程已经开始移民。”
刘焯华表示:“作为人大代表,我们提出的建议受到人大常委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们都非常感动,说明国家对我们澳门居民确实非常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