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党的执政生命线 >> 媒体评论
南方日报评论员:着力贯彻和体现整风精神
发布时间: 2013-07-19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2013-07-17
  字体:(     ) 关闭窗口
 二论保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善做善成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着力贯彻和体现整风精神,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摆在重要位置,把开门搞活动作为重要方法,把严格执行纪律作为重要措施。

  贯彻和体现整风精神,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直接决定着教育活动的成败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毛泽东同志讲过:“凡是人民内部的事情、党内的事情,都要用整风的方法,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以整风精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自觉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抛开面子、动真碰硬、触动灵魂,切实解决好“四风”问题。着力贯彻和体现整风精神,必须坚持从严、务实,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从严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参加教育实践活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要求,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务实就是教育实践活动要始终突出一个实字,在学习教育上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在查摆问题上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在整改落实上要建立改进作风的切实管用的长效机制。

  以整风精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必需高举的武器。当前,有些党员干部已经把这一“武器”丢得差不多了——批评自己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批评他人拐弯抹角,浮光掠影;批评领导巧言粉饰,阿谀奉承。丢失“武器”的结果就是歪风滋生、邪气盛行,严重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的形象,动摇党的基础。所以,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摆在重要位置,要打消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等顾虑,深刻剖析和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不遮遮掩掩、不讳疾忌医、不回避矛盾,诚恳指出和批评别人存在的问题,不留情面、不兜圈子、不绕弯子,通过自己找、组织点、群众提等方式,真正触及思想和灵魂,让党员干部都亮亮丑、出出汗、排排毒。

  以整风精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把开门搞活动作为重要方法。就是要敞开大门,把群众请进来,让所有群众都有机会参与,而且是全程参与进来,无论是查摆问题、剖析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在群众监督下进行。但有些党员干部却喜欢“关门搞活动”,唯恐群众参与揭短亮丑,唯恐群众评议给个差评。倘若教育实践活动继续“关门”搞,最后难免会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终于“表扬与自我表扬”。群众的意见就是镜子,百姓的期待就是努力方向。要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就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走进基层第一线、走进群众之中,对照群众的意见找差距,对着群众的要求去整改,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以整风精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把严格执行纪律作为重要措施。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往往是抓一抓,好一点,松一松,又抬头,搞不好就会变成一阵风,变成夹生饭。正因此,要准确把握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从活动一开始就要重视研究出台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制度和规定,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用严明的制度、严格的执行、严密的监督,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广大党员干部务必严格执行纪律,严肃责任追究,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问题。各级党组织和纪检部门务必重拳出击,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抓作风、严党纪、抓典型,使我省党员干部作风状况有一个大的改变。

  全省上下一定要结合广东实际,增强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着力贯彻和体现整风精神,严肃认真地查找“四风”上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掉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证我省干部队伍更好地承担起新时期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重大使命。

    1. 践行群众路线要多走“群众走的路”
    2. 新阶段的群众路线和中国共产党
    3. 郑必坚:形成新阶段的“群众路线”
    4.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5. 新时期要走好 “网络群众路线”
    6. “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7.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群众路线指向
    8. 让群众路线在网络空间焕发生机
    9. 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10. 让网络群众路线直通民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