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党的执政生命线 >> 媒体评论
光明日报:要善于从群众中“走出来”
发布时间: 2013-08-02    作者:武雪梅    来源:光明日报 2013-08-02
  字体:(     ) 关闭窗口

  自然界有一种奇特的“怪坡”现象——人们置身一些怪坡中,会由于地形地貌等多重原因产生视觉误差,上坡和下坡混淆不分。在当前社会多元、矛盾凸显的转型期,做群众工作,也常会遇到对突发事件把握不准、对复杂问题分析不透,甚至出现“怪坡”的模糊判断。因此,要将群众路线走稳、走好、走扎实,必须解决“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和问题。

  真正地密切联系群众,需要冲出“围城”、打破“玻璃门”、摒弃“作秀”,躬身了解和切实体验,脚踏实地“走得进”,同时又要“跳得出”,全方位审视问题,站在“一览众山小”的高度,冷静分析原委,准确找到症结,理性解决问题。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听说有农民骂他“咋不被雷劈”时,并没有生气,而是深入了解事件原委,从更高的政策层面反思,实行精兵简政,领导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为取得抗战乃至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初期,面对深圳大量逃港人员的相关情况汇报,邓小平出奇的沉默,思考良久后作出“这是我们政策有问题”的判断,并批准了设立经济特区的设想,催生出经济体制改革敢想敢为的历史性跨越。

  货币补偿是不是解决上访问题的最佳路径?加强监管能否遏制食品安全的重重危机?“仇富仇官”的社会情绪从何而来?置身问题漩涡中,只有抱着客观冷静的科学态度,了解事情的“因”,才能从高处透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取得解决问题的“果”。

  当经济领域财富分化“马太效应”凸显、当民生领域“最难就业年”来临,意识形态领域“多元价值观”碰撞,社会情绪燃点不断降低,突发性事件被不断演绎升华到问题的更高层面时,走群众路线,既要承继老一辈的精神和传统,又要用发展的思维寻找适应新时代的方式和方法。这需要我们真正置身在群众之中,与之“同情”,追求共识;也要善于从群众中“走出来”,站在社会问题的更高阶梯上,思考隐藏着的矛盾症结,拿出具体的应对办法,探索更富有智慧的解决路径。

  走群众路线的最高境界,就是从群众中“走出来”,再走到群众的心灵深处去,“什么是做秀,什么是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今天的社会生活,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密切联系群众方法论,那就是:不仅要善于做联系群众的“走读生”,还要精于做登高望远、把握群众工作规律的“科学家”。

  做到这些,要有与各行各业群众融洽交流的沟通能力,并且勇于和善于打破自身小视角的局限,更上一层楼审视问题,深度思考社会矛盾的根源,洞悉各种事件的真相与本源,以廉政为民、求真务实的态度,全面客观了解问题、找准症结,并下大力气解决。

    1. 践行群众路线要多走“群众走的路”
    2. 新阶段的群众路线和中国共产党
    3. 郑必坚:形成新阶段的“群众路线”
    4.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5. 新时期要走好 “网络群众路线”
    6. “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7.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群众路线指向
    8. 让群众路线在网络空间焕发生机
    9. 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10. 让网络群众路线直通民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