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党的执政生命线 >> 媒体评论
人民论坛:换位思考后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13-09-23    作者:阎晓明    来源:人民日报 2013-09-17
  字体:(     ) 关闭窗口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家感触较深的问题,也是转变作风中实践比较多的方法。食堂菜价涨了两块钱,贵吗?想想刚毕业、一日三餐吃在食堂的青年;闷热的夏天,躺在卧室享受暴雨中的凉爽时,想想老旧平房的住户会不会正经受漏雨之痛?到医院和群众一起排队挂号,感受一下看病的苦楚……

  换位思考,可知民意、察民情,唤醒领导干部的责任之心、敬畏之心、干事之心。

  然而,现实中举手之劳就能解决的问题必定是少数。但凡群众的诉求,必然牵扯了各种各样的利益,反响越大、诉求越强烈的问题,往往矛盾越多、越复杂。仅仅凭感情和冲动,而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是,带着热情匆匆而来,发现矛盾复杂悄声退避。不断到现场、经常表同情,但解决总是遥遥无期。群众由希望到失望、由感动到冲动,许多问题就是这样由蚂蚁拖成大象的。

  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过河通俗深刻地论述了群众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他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没有换位思考,就没有和群众的感情,自然谈不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仅有换位思考,没有行动或者行动的办法,再好的动机也难有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做好群众工作,既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也必须有科学的方法论。要有愿为人民服务的一种信念,也要培养能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群众工作的方法在哪里?就在群众中。毛泽东同志在1943年《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做过这样的论述:将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他还精辟地论述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指出“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化”就是群众工作方法的境界,就是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从个性中找出共性,从现象中发现规律。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左右、兼顾上下,体现公平,就是了解、理解、形成共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避免一叶遮目不见泰山,以局部、个体、表象掩盖整体和本质,也要善于明察秋毫,发现特殊问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留遗忘的角落。

  做群众工作,最怕教条得没有人情、妥协得没有原则、幼稚得不着边际。忙忙碌碌忙不到点子上,慷慨激昂说不到根子上,束手无策收不了场……好心办不成事、好心办蠢事。教条刻板的群众工作有激化矛盾的危险;不顾现实的许愿有让后人烧烤的隐患;不把自己融合进去的工作方法就会陷入孤立。做好群众工作,既要放下身段倾听,更要扑下身子落实,还要依法依规担当。能办的尽快解决,条件不成熟的耐心解释,在平和中坚持原则,在平等中实现引导。

  换位思考是做群众工作永恒的态度,而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则需要针对不同的条件,常做常新。常新的源泉就是把深入调查研究作为常态,张闻天同志经过一年的“晋陕调查”后感慨地说:“任何共产党员,即使他过去既接触实际,又联系群众,只要他一旦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他就会硬化起来,走进老布尔什维克的博物馆,做历史的陈列品。”

  在深入群众中,保持理想信念的长青,在深入实际中保持工作方法的常新,才能思考换位,方法到位,使好的动机变成好的效果,为群众创造实实在在的福祉,这是群众的期盼,也是领导干部工作的追求。

    1. 践行群众路线要多走“群众走的路”
    2. 新阶段的群众路线和中国共产党
    3. 郑必坚:形成新阶段的“群众路线”
    4.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5. 新时期要走好 “网络群众路线”
    6. “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7.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群众路线指向
    8. 让群众路线在网络空间焕发生机
    9. 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10. 让网络群众路线直通民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