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党的执政生命线 >> 专家解读
真心拜人民群众为师
发布时间: 2013-08-13    作者:李根萍    来源:解放军报 2013-08-13
  字体:(     ) 关闭窗口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甚是感动。文中说的是毛泽东的大儿子毛岸英从苏联回到他身边后,他觉得儿子长久在国外,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对群众更是缺乏感情,应补上中国“劳动大学”这一课。很快,他将到延安仅一个多月的毛岸英送到吴家枣园村农民吴满有家,让毛岸英虚心拜农民为师,合格毕业后才能回来。
  时下,要想彻底根除“四风”,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信赖,党员干部务必要回到源头,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党员干部如何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
  拜人民群众为师要动真格。吴满有当年听说毛泽东要将儿子送到他家,不禁有些疑问:是真的要来自己家同吃同住同劳动,还是仅仅来做做样子的?当他看见毛岸英步行十五里路,没有人陪伴,身上背着行李,手里还提着一斗小米,他的疑问顿时打消了,毛泽东这个农民出身的主席是动真格的。今天,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漠,习惯于以文件联络群众、以会议联络群众,把群众路线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有的尽管迈出机关、走出高楼,但往往隔山打炮,蜻蜓点水,一日看尽长安花;有的甚至摆个架子、端个官腔,让群众不敢说话、说不上话。我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程表明,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今天,党面临多种考验和危险,要想交出新的答卷,继续稳固执政地位,唯一的法宝就是实打实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举在头顶。
  拜人民群众为师要动情。毛岸英到了吴满有家后,从来不搞特殊,每天和他们一起挤在黑乎乎的炕上,和他们吃一样的小米粥,还把自己从苏联穿回的呢子大衣送给吴满有的儿子。毛岸英在延安生活了14个月,其中有7个月就住在吴满有家。如今,一些党员干部背离了党的宗旨,忘记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对群众缺乏感情,听不进群众意见,嫌群众觉悟低。要想真正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就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真正沉下去,到群众中去,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端端群众的饭碗,脱鞋下田与群众一起干活,如此才能听到真话,赢得真情。
  拜人民群众为师还要实干。毛岸英到吴满有家第二天一大早就上山劳动,吴满有坚决不让他去,劝他说来了就行,不需要真劳动。毛岸英告诉他,下来不是做样子的,如果手上不长茧、皮肤不晒黑,父亲是不会让他回去的,更不能从“劳动大学”毕业。他随吴满有一家从犁地、播种、拔草、浇灌、收割,一直到粮食入仓,每个环节都认真学习,一块儿流汗,还将学习的成果记在随身带的本子上。农闲时间,岸英和村里人一起唱起信天游、比划摔跤,他还教娃娃们识字,给乡亲们讲故事。岸英离开吴家枣园时,乡亲们十里相送,人人都舍不得他走。今天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关键的,是党员干部要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用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毛泽东曾把人民群众比作“土地”,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没有土地的滋养,再好的种子也无法长成参天大树。历史和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只有心系百姓,多办顺民意、解民忧的事,多干惠民生的实事,才能让群众这块肥沃的“土地”孕育我党之“种子”,使之根深叶茂、日益繁盛,立于世界之林。
    1. 通过共建共治共享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2.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 周祥飞: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4. 培育人民群众的国家治理主体意识
    5. 坚持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
    6. 黄艳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狠抓落实本领
    7. 党的十九大精神走进人民群众心坎里
    8. 以人民为中心赢得信赖
    9.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10.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