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要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就不能割断历史,不能用轻率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历史。因此,从事国史研究,既要用国史咨政育人,也要用国史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这与史学尤其是国史研究所具有的经世致用的功能完全一致,也与近代以来中国史学家尤其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相互吻合。
当前,一些人为了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总是喜欢拿历史尤其是国史做文章,竭力歪曲、丑化、伪造、诬蔑、攻击新中国的历史。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国史研究的针对性,理直气壮地批驳各种歪曲、攻击国史的谬论;另一方面,要在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中大力开展国史宣传教育,普及国史知识,把正确认识和解释国史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中,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这对于树立广大青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定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在解释新中国60年历史的主流为什么是成就时,既要看那些错误是普遍的全局性的还是个别的局部性的现象,要把所犯的错误与取得的成就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也要把犯错误和犯错误的时期加以区别,把错误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还要把好心办坏事与个人专断、个人专断与专制制度加以区别。
又如,在解释新中国前30年与后30年的关系时,既要讲清楚改革开放与前30年相比的巨大飞跃,也要讲清楚前30年在政治上、经济上、人才上、经验上、国际环境上为改革开放所提供的前提条件;既要讲清楚前后两个30年的区别在哪里,也要讲清楚二者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哪里。
再如,在解释前30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什么不如改革开放后那么快那么高时,既要指出前30年急于求成和缺少经验等主观原因,也要指出前30年面对的国内外恶劣条件和为给工业化打基础而必须抑制消费、节衣缩食等客观原因。
总之,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新中国的历史实际相结合,把事实摆充分,把道理讲深透。只要这样做,国史宣传教育就一定能增强说服力,使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心服口服。
国史宣传教育要以国史研究为基础,而国史研究要以国史宣传教育为目的和检验手段。因此,要搞好国史的宣传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国史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另一方面要使这个转化尽可能适应时代的特点,使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在这方面,当代中国研究所近几年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效果。
例如,我们从2002年起开始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编年》,是一套具有编年史性质的国史学术性著作。其宗旨既是为国史学者提供资料,也是为国内外读者查阅国史提供方便。因此,我们不仅借用古代的纲目体,逐年逐月逐日记录重大事件,附加考证性的注释,而且还配了许多历史照片和图表,以增加这套书的生动性、可读性,受到了读者好评。
为了更加生动地普及国史知识,我们从去年开始,还与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等部门合作,着手摄制一套名为《当代中国》的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准备把新中国各行各业的奋斗史制成电视片,不仅拿到电视台播出,而且制成影视教材,进学校,进课堂。最近,《当代中国水利》、《当代中国智力引进》等片子已制成,正陆续在电视台播出。我相信,只要肯动脑筋,勇于创新,国史宣传教育还会产生出更多的好形式、好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