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习近平致信祝贺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 >> 学者热议
周进:新时代新中国史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发布时间: 2023-01-09    作者:周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2-12-12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发来贺信。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信任、殷切寄望、深情勉励广大新中国史工作者,清晰指明新时代新中国史事业的发展方向,深刻揭示新时代新中国史研究的光荣职责,为开创新时代新中国史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激发了不竭动力。

  关怀饱含深情,嘱托催人奋进。我们要以强烈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进,加快构建新时代新中国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更好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正确党史观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根本上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其精辟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这一重要论述作为内在统一、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造、实践探索、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我们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刻领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把握好其蕴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确保新中国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是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中强调:“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这对于更好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新中国史研究中,我们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中国实际,以史为鉴,把新中国史事业发展同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研究,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力回答“时代之题”提供智力支持。

 

  牢牢把握新中国史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

  新中国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业史和奋斗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时代画卷,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新时代新征程,新中国史研究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精神和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坚持为国家修史、为人民立传、为时代明德,牢牢把握新中国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在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上作出更大贡献。

  准确把握新中国史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认识新中国、把握国情世情党情,是以新中国史为基础和依据的。新中国史研究要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鲜明主题,准确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和奋斗的突出主线,深刻揭示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一部党治国理政史、理论创新史、自我革命史的主流本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艰辛探索、不懈奋斗,使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落后时代、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加强新中国史研究,就要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新中国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等一系列重要关系,要正确看待新中国史上曾经出现的曲折和失误,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光明前途,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深入推动新中国史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把历史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地研究历史,在整体性的历史进程中、从历史长河中把握规律和预见未来。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过程,在把握资本主义整体性的历史进程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新中国史研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回应和解决人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使命,坚持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继承发扬中国源远流长的史学传统,重视学术学科建设,加强综合研究和协同创新,做好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

  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新中国史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思想基础、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为基本内涵,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源泉。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复杂形势、严峻挑战和多重考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批驳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肃清错误思潮对人们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严重危害。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加强新中国史研究,就要敢于发声亮剑,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以正确的舆论和理论引领社会思潮,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

 

  加强新中国史宣传教育,更好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学习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加强新中国史宣传教育,是从中汲取无穷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

  要发挥好新中国史的教科书、营养剂作用。新中国史研究和宣传教育,要用鲜活生动的案例故事打动人,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人,用严谨的学术研究和理论阐释说服人,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深刻领会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伟大道路、伟大思想、伟大精神,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要推动新中国史教育薪火相传。新中国史教育关乎青少年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关乎新中国史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中小学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编写好更多适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地域特点、不同主题内容的新中国史教育读本,把新中国史教育抓早、抓实、抓好,达到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的。高校应深刻把握新时代脉搏,推进新中国史学科科学设置,编写好新中国史通用教材,深化新中国史教育课程改革,做好新中国史通识教育,健全新中国史教育保障机制,加强新时代新中国史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中国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内外各界人士都非常迫切地想要了解中国这十年通过变革实现高质量稳定发展的密码,了解我们是如何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我们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讲好新中国故事,讲好新时代故事,积极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理论的科学性、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我们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在变局中把准方向、赢得优势提供有力支持,在提升中国学术思想引导力和国际话语权上实现更大作为。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新时代新中国史事业发展方向,以更加深沉的人民情怀、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坚持为国家修史、为人民立传、为时代明德,开创新时代新中国史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