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致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贺信精神笔谈
[编者按]2022年12月8日,推动新中国史研究事业繁荣发展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在当代中国研究所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学会全体同志、向全国广大国史研究工作者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李书磊在会上宣读了贺信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高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李正华先后发言。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肯定国史学会成立30年来取得的成绩,明确指出新时代新中国史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中国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新时代新征程新中国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切实将贺信精神落实到新中国史研究、宣传和教育全领域各环节,推动新中国史事业繁荣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本刊特邀部分专家学者撰写了学习体会,以飨读者。
构建新中国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王炳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以下简称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希望国史学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进一步团结全国广大国史研究工作者,牢牢把握国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创新宣传方式,加强教育引导,激励人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更好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贺信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史学会的亲切关怀和对新中国史研究的高度重视,为新中国史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贯彻贺信精神要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研究新中国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为构建新中国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做出新贡献。
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是最好的教科书。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成就、使中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化新中国史研究,构建新中国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发挥其资政育人作用的迫切需要,是传承中国史学传统的迫切需要,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迫切需要。学科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内核,话语体系是表达,三者有机统一,推动新中国史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
学科体系建设是新中国史研究的基础性工程
学科是科学研究逐步成熟的产物,代表着科学知识创造过程中形成的某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学科体系则是为满足科学发展和社会需要从宏观上对科学知识进行的逻辑分类和布局。一般说来,构成学科体系的要素包括明确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合理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准确的目标定位以及相应的支撑条件等。
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只有具备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够使其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也才有存在的必要性。新中国史的研究对象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是中国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相提并论的中国现代史或中国当代史。新中国史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外交、军事等各领域、各方面,既可以对国家整体历史进行研究,也会涉及地方史、部门史、行业史等专史的研究,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研究内容。
完整的学科体系要有合理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形成既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学科群。研究方向的确立,一方面受到学科内在发展逻辑的影响,有学术成果才会有学科,才能形成学科体系;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这是学科设置的外在驱动力。从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开始,我国的学科发展以学位授予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基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40多年来,学位授予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多次修订和调整,学科体系不断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是基于问题而产生,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兴领域已不再完全从属于某个单独的学科体系,从2011年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开始,不再列出二级学科,只是列出一些研究方向,由学位授予单位在一级学科授权的权限内自主设置研究方向。新中国史尚未成为一级学科,不用硬性规定设置哪些研究方向,但是应从构建学科体系的视角确立必要的研究领域。新中国史属于历史学科,按照历史时期分阶段进行研究是最基本的历史研究范式。新中国史究竟划分为几个时期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研究单位也可以根据研究基础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生态文明建设史、外交史、军事史等多个领域进行研究。
准确的目标定位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学科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推动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同时,要通过合理布局设置本科专业和硕士点、博士点,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承担人才培养任务,为服务社会和学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新中国史研究具有存史、资政、育人、护国的功能,目标任务是明确的。一些高等学校也设立了研究新中国史的机构,开设新中国史的课程,并培养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为构建学科体系提供了人才支撑。
经过长期的努力,构建新中国史学科体系的条件是成熟的,现在的关键性问题是学科如何设置。新中国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简称,是中国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历史学科,这应该是没有争议的问题。但是,由于新中国史还是比较年轻的学科,从名称到学科定位都在讨论探索之中。学科名称上有国史、当代中国史、中国现代史等。从学科定位上看,历史学门类中有四个一级学科,即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博物馆,新中国史应该属于中国史这个一级学科中的一个研究方向,可以称为中国现代史,也可以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从学科的发展趋势看,在历史学科中新中国史的研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从学科发展的现状看,中国历史研究的重点在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对于中国现代史或新中国史的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这当然是由于新中国的历史还不长等客观因素所致,也是受学科政治敏感性强以及当代人不研究当代史等传统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态势下,推进新中国史学科建设应多方发力、鼓励多部门开展研究,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一些有研究基础的高校或研究单位,应在历史学中不断加强新中国史研究。
学术体系建设是新中国史研究的核心所在
学术体系是指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一系列理论与知识,体现着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新中国史的学术体系包括两个方面内涵,一是新中国史研究的知识体系和创新性观点,二是为学科发展提供指导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新中国史研究的指导原则、功能定位和研究方法等。
从知识体系和创新性观点看,新中国史研究只有透过历史现象揭示本质,把握规律,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才能形成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才能体现学科的水平和价值。新中国史研究的创新性观点不是历史的细致末节,而是把握国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是在国史研究的核心议题上不断推出创新性成果。
国史的主题与党史的主题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党史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党史与国史具有高度重合性,从广义上说,国史的主题也应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党的历史比新中国的历史长,在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上国史又比党史更广泛,所以两者的主题也不能简单画等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时确立的,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共同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的基本内涵,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这就决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分阶段逐步推进。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第一个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所以从狭义上说,可以把国史的主题具体表述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主线是贯穿新中国史的主要脉络。新中国的历史,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的奋斗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新中国史既是国家的历史,也是人民的历史。从意气风发的社会主义革命,到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勇闯新路的改革开放探索,到气势磅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中国的历史,每一天都由亿万人民的奋斗写成,每一步都浸透了亿万人民的辛勤汗水。国史的主线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
历史事件跌宕起伏,历史人物众说纷纭,历史现象纷繁复杂,研究历史的关键是把握主流本质。主流相对于支流而言,犹如一条大河的宽广流域是由主干河流和若干支流共同组成的,历史也是由主流事件与支流事件共同构成,不能以支流取代主流,也不能以主流掩盖支流。既不能虚无主流,也不应虚无支流,这样才能全面、理性地把握历史全貌,深刻认识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新中国历史上曾遭遇“大跃进”的严重挫折,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但这些毕竟是支流,并得到了纠正,汲取了教训。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发展表象,才能把握新中国史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规律。新中国史的主流就是国家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恢宏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新中国史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践行根本宗旨与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
高质量的新中国史学概论是国史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指导学科发展的理论与方法视角看,提升研究内容的学术水平,需要深化研究学科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换言之,新中国史研究提升学术水平、强化学科意识,需要有学科方法论的指导,即形成一部系统的新中国史学概论。这样的概论应该对学科定位、学科属性、学科特征、学科功能等作出精准描述,对学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作出明确界定,对学科发展指导原则作出深刻阐释,对研究方法作出系统介绍,对学科发展史进行清晰梳理, 对学科发展学术规范提出明确要求,对史料的搜集、鉴别和运用等提出指导意见。
话语体系建设是新中国史研究的思想表达
新中国史的话语体系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所揭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的表达系统,既是表达形式,也体现着学术思想的水平。不同的学科因属性、内容和任务的区别,在话语体系上各有特色,但相近的学科有相通之处,自然有一些共同的话语。同时也要看到,国史的主体内容是叙述新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国防、外交等各项事业是如何发展进步的,这是具有通史属性的历史学科,要有史学的叙述风格。国史研究的话语体系构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注重历史传统的继承。中国有悠久的史学传统和丰富的史学遗产,为新中国史研究的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影响深远,提倡史家应具备才、学、识、德四长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新中国史研究取之不尽的史学资源,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史学传统话语运用到新中国史研究之中。
二是善于运用富有时代特色的概念和词语表达。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理论和知识的表达形式,也是构成思想的重要元素。富有时代特色的概念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标识。“社会主义改造”“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梦”等这些富有时代特色的概念,映射着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奋斗征程。现代化的概念运用更是具有新中国史特色的话语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奇迹,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理论指引、制度保证、精神力量和社会条件。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趋势与共同发展方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可以为关心治国理政和人类发展、谋求稳定发展繁荣的世界各国提供参照与借鉴,是对人类进步事业提供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范式运用到新中国史研究之中,是构建新中国史研究话语体系的迫切要求。
三是注重多学科话语的交流互鉴。任何话语体系都不是封闭的,交流互鉴是必然趋势。新中国史研究涉及社会各领域、各方面,除政治话语外,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各学科的话语都应该吸收借鉴,进行创造性转化和使用。新中国史研究的国际交流有独特优势,要善于运用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命题、新表达,引起国际学术界开展研究和讨论,同时要善于吸收借鉴一些新概念,取其所长,为我所用。
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三大体系的关系看,学科体系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只有建设好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才有依托和根基。学术体系决定着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水平和属性。话语体系是表达形式和思想元素,体现着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规范性、严谨性。三大体系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能够推动新中国史研究不断取得新成就,在资政、育人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简介]王炳林,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1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